奚美娟|“满贯影后”奚美娟:与潘虹同窗,39岁产子被弃,前夫已另娶( 二 )


而父亲就像一缕清泉 , 静静地沁润着奚美娟 , 他时常会将许多名著买回家 , 如《第三帝国兴亡史》、《安娜·卡列尼娜》等书籍 , 这影响了她的一生 。
“如果我学习知识的进程没有被打断的话 , 我很可能就去读文科了” 。
在没有被下放之前 , 热爱文字的奚美娟 , 将来或许会成为一个作家、文学家也不尽然 。
1973年 , 中学毕业后 , 奚美娟就到郊区插队劳动 , 成为家里第一个农民 。 瘦小纤弱的她 , 插秧、挑粪、打稻样样都做 , 常常一百来斤的稻谷压得她直不起腰 , 以至于腰部落下旧伤 , 折磨了她一辈子 。
彼时 , 同是上海的潘虹 , 也正在崇明岛劳作 , 17岁的她被分配到粮站卖粮 , 整日与粮食打交道 , 差点隐没了她的惊天美貌 。
年底 , 上海戏剧学院招生 , 为了完成人头指标 , 大队给年轻的奚美娟报了名字 , 就这样 , 她被命运稀里糊涂地推上前去 , 不知道会扣响哪扇大门 。
在此之前 , 她甚至分不清“戏剧”和“戏曲” , 但无论如何 , 只要能上大学 , 能有书读 , 她一定要拼尽全力 。
那会儿 , 来参加考试的学生 , 大多是各个大队的工农子弟 , 并没有十分突出的才艺 。
“你知道什么是小品吗?”考场老师厉声问道 ,
“额......我不清楚!”奚美娟面露难色地摇摇头 。
突然 , 其中一老师大喊道“猪棚着火了 , 快来救火啊!” , 奚美娟闻声立马跑到门口拿盆子 , 中途回来又换了桶 , 几次来回 , 大汗淋漓 。
她真实且流畅的表演 , 深深打动了评委老师 , 大赞道:这就是最好的小品 , 孩子 , 你与这舞台有缘 。
不久 , 奚美娟顺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 , 同年 , 貌若天仙的潘虹 , 以第一名的成绩也考入上戏 , 与奚美娟成为同班同学 。
此后 , 两人走向了不同的人生 , 但终究殊途同归 , 惊艳时代 。
二、话剧青春
“我觉得自己是为话剧而生的 , 演得特别好的时候 , 我比什么都开心 , 我第一次尝到了什么叫自由王国” , 奚美娟激动地说到 。
当时戏剧学院没有扩招的概念 , 一个表演班只有23个学生 , 属于小班制 , 大部分学生都是苦出身 , 所以大家都埋头实干 , 丝毫不敢松懈 。
奚美娟更是如此 , 她住在上戏的宿舍里 , 每天早上第一个起来练晨功 , 双休日也不回家 , 心里暗自较劲 , 一定要把专业成绩提高到上游 。
然而 , 上帝总是偏心的 , 他给了潘虹一副极好看的皮囊 , 却也毫不吝啬地多赠了她一张精致且丰富的脸 。
凭借这张藏有神秘的面孔 , 她在校期间 , 就已经参演《青春》、《欢腾的小凉河》和《朝霞异彩》等电影 , 在上戏小有名气 。
刻苦勤勉的奚美娟 , 从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 , 变成专业拔尖的优等生 , 有些导演闻讯过来要人 , 但在她面组之后 , 却因为“不上镜” , 又被拒之门外 。
1976年 , 毕业后 , 潘虹走上了大荧幕 , 而奚美娟则潜入小舞台 , 在话剧的世界里精耕细作 , 乐此不疲 。
而她也是班里唯一被分配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工作的人 , 表演实力十分了得 。
演艺生涯的初期 , 奚美娟有幸遇上了一群视舞台为生命的创作同仁 , 她如一只无壳蜗牛 , 在这纯粹的艺术工作中 , 找到了自己心之归属 。
在话剧《万水千山》里 , 她饰演卫生员“李凤莲” , 由此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话剧生涯 。
80年代的小剧场 , 充满了人情味 , 现场坐下一百多人 , 每次表演结束后 , 都有观众主动留下来 , 和演员们一起座谈 , 艺术没有被束之高阁 , 而是与观众更近了 。
即使拿着15元的出场费 , 从头演到 , 戏份十分吃重 , 奚美娟也不曾感到累 , 她在这舞台如痴如醉 。
两年后 , 奚美娟在《枯木逢春》中表现突出 , 荣获了上海市青年演员优秀表演奖 , 这也是她表演事业上第一个奖项 , 让她信心倍增 。
当时的院长黄佐临先生 , 认为奚美娟是个好苗子 , 对她非常提携 , 后来她排演了《于无声处》、《救救她》、《留守女士》等作品 , 成为上海话剧界的红人 。
后来某天 , 在同学的怂恿下 , 奚美娟来到照相馆照相 , 她烫了大波浪 , 花了浓妆 , 带了夸张的耳饰 , 照了一张相片 。
没成想 , 老板竟将照片放到了橱窗里 , 上面写着“话剧《救救她》主演奚美娟” , 听说后 , 年轻的她倒有些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