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让公司改姓“元”的扎克伯格,能成下一个乔布斯吗?( 二 )


Augmented World Expo亚太区执行董事胡霖日前在RTE 2021实时互联网大会上表示 , Facebook已经在VR设备方面验证了市场的可行性 , 今年的出货量很有可能突破2000万台 。
投资界的观点类似 。 在至临资本投资副总裁陈粲然看来 , Oculus Quest的增长曲线和早期的iPhone有诸多相似之处 , 而Facebook的出货量预期 , 已经超过了iPhone 3G的市场表现 。 他认为这款产品的形态 , 已经真正达到了消费级产品的爆发临界点 。
不过 , 交互技术变革 , 和设备出货量激增 , 最多只能算是天时地利 。 “元宇宙能否真正爆发 , 还是要看用户能否得到新的体验 , 需求能否真正得到满足 。 ”袁文达认为 。
对于更名后的Meta而言 , 从VR中获利的临界点还没有到来 , 公司仍然需要更多投入 。
早前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时 , 扎克伯格在财报会议上透露 , 仅VR研发部门就有可能导致公司年运营利润减少100亿美元 , 而公司明年未来还会在欧洲招聘1万名研发元宇宙的工程师 。
除此之外 , 公司从第四季度开始也将分开披露VR/AR研发部门Facebook Reality Labs和广告业务部门的财务数据 。 与谷歌当年改名类似 , 此举可以让公司放心在VR技术上继续投入 , 避免影响核心业务数据 。
投资VR=探索太空?
2015年至2016年 , VR领域曾经经历过一次热潮 , 起点同样来自Oculus 。 当时这家公司尚未被Facebook收购 , 推出了一款名为Rift的消费级产品 , 作为台式电脑的交互外设推向市场 。 但在当时 , 主流PC性能无法带动相关设备和内容 , 显示技术的不完善也使得用户出现眩晕、疲劳等不良体验 , VR的风口期只有一年 , 便销声匿迹落入低谷 。
“上一轮热潮中 , 行业没有意识到当时的技术无法满足对VR的想象 。 ”经纬中国投资经理于晓轶曾对创业邦表示 , 当时大量底层模组和消费产品厂商都出现了融资困难 , 打击了投资人的预期 。
不过这些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 和上次热潮相比 , 3D化建模、空间感知和前沿显示技术已经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 VR设备的体验因此才进入到可接受的范围 。
从扎克伯格在Connect大会上的展示来看 , 大部分应用仍是游戏 。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暴露出了VR内容生态缺乏多样性 。
据业内人士介绍 , 目前VR内容最为丰富的 , 是游戏销售平台Steam 。 平台上有8000款独占VR游戏 , 支持VR的游戏也多达25000款 。 而链接平台的VR硬件中 , 50%的设备是Oculus Quest——这意味着Facebook大部分的设备出货 , 都给Steam平台做了嫁衣 。
在游戏场景之外 , VR的应用仍然难有突破 , 有业内人士观察到 , Facebook在VR内容建设的投资回报率严重失衡:“投资了7.5亿美元 , 但营收还不到1美元 。 ”
但从另外一个层面看 , VR技术的进步 , 也如同太空探索一样 , 不再仅限于造福本行业 。 在狭义的VR行业外 , 技术的发展正在带来溢出效应 。
“今天很多技术是从VR技术演变出来的 , 比如虚拟制片、预览、实时场景重建 。 ”HTC Vive亚太区开发者关系总监袁东介绍 , 相关技术今天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影视剧行业中 。 以2019年播出的科幻美剧《曼达洛人》为例 , 其中有50%的画面是通过虚拟拍摄实现的 。
除此之外 , 医疗也有可能受益于VR技术 , 胡霖就来自这个行业 。 在对远程医疗诊断相关技术深入探索之后 , 他意识到VR可能是这个行业的终极形态 。
新冠疫情加速了远程医疗同VR技术的结合 。 例如 , 今年6月 , 美国VR/AR远程医疗提供商XRHealth宣布获得900万美元融资 。 这家公司将VR头显和沉浸式技术结合 , 让患者可以在家中问诊 , 仅在去年3月便获得了1000%的增长 。 美国疫情有所控制后 , 公司业务数据也只是略有下降 。
国内的互联网大厂也开始向VR下注 , 最近的案例是字节跳动以90亿元人民币收购国内VR设备公司Pico 。
“现在不只是大厂入局 , 整个行业也注入了新的资源 , 得到发展 。 VR技术成熟之后 , 可以接入很多行业 , 商业应用价值很高 。 ”胡霖表示 。 从这个角度上看 , 扎克伯格在元宇宙这个方向上的野心 , 或许也远不止VR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