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中国秋粮收购将全面启动 产量价格预计双增长
:原题为_人民网|中国秋粮收购将全面启动 产量价格预计双增长。
我国秋粮收购将全面启动 产量价格预计双增长
人民网北京10月28日电(采访人员庄红韬)“随着新粮陆续上市 , 市场粮源逐步增加 , 秋粮收购工作将全面展开 。 ”在27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秋粮收购通气会上 , 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介绍了秋粮收购有关情况 。
提早部署准备充分 重点落实“四有”
秋粮收购数量大、品种多、区域范围广、时间跨度长 , 是粮食收购工作的重中之重 。
为做好秋粮收购工作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9月中旬联合国家发改委等7部门印发秋粮收购通知 , 并召开秋粮收购工作会议 , 作出全面安排部署 , 提出具体要求 。 同时指导督促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收购工作方案 , 重点落实好“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装粮、有车运粮”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也于近期派出多个工作组 , 赴多省收购一线实地了解情况 , 督导政策落实 , 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困难问题 。
秦玉云介绍 , 各地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 在秋粮收购仓容、资金、运力、人员、仪器设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 有关部门和各地加大政策性粮食销售力度 , 加快腾仓并库 , 取得了明显效果 , 主产区仓容完全能够满足秋粮收购需要;农发行已安排1600亿元收购信贷资金 , 16个省份组建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 , 不断完善运行机制 , 目前基金总规模约75亿元 , 可发放收购贷款1000多亿元 , 全力保障企业收购资金需求;同时 , 各地还主动与交通运输、铁路等部门加强对接 , 协同保障粮食运输运力 。 目前 , 秋粮收购准备充分 , 各项工作已经就绪 。
四大特点:丰收在望 主体活跃 购期拉长 价超去年
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信息显示 , 今年秋粮收购有以下特点:
一是秋粮再获丰收 , 为收购奠定良好基础 。 据农业部门信息 , 今年夏粮实现增产 , 秋粮收获接近尾声 , 丰收已成定局 。 当前南方中晚籼稻已进入收购旺季 , 入统企业累计收购759万吨 。 目前 , 主要产区入统企业已收购新产玉米438万吨、大豆6万吨 , 11月上旬东北玉米、大豆、粳稻集中大量上市后 , 收购进度将进一步加快 。
二是各类主体入市积极 , 购销活跃 。 近年来 , 各地主动采取措施引导多元主体入市 , 市场化收购比重不断提高 , 今年小麦和早籼稻市场化收购超过九成 。 粮食企业经营风险意识进一步增强 , 多建库存、多掌握粮源的意愿明显提高 , 目前入统企业商品库存同比增长了20%以上 。
三是农民售粮习惯逐步改变 , 旺季收购期拉长 。 随着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深入推进 , 农民市场意识不断增强 , 更愿意结合行情择机择价售粮 。 今年粮食市场行情较好 , 加上储粮条件改善 , 部分农民不急着卖粮 , 希望等一等、看一看 , 卖个好价钱 。
四是开秤价格略高于去年 , 优粮优价导向更为突出 。 今年小麦和早籼稻收购价格稳中有升 , 主产区秋粮开秤价格高于去年 , 有利于农民种粮增收 。 与此同时 , 优质品种需求旺、销路好 , 价格优势明显 。
【人民网|中国秋粮收购将全面启动 产量价格预计双增长】优化服务 强化监管 让农民“种粮卖得出”
随着收购工作即将全面展开 , 在秋粮收购方面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抓好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 。 督促各地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 强化收购资金、运力、信息等保障 , 多措并举抓好市场化收购;压实中储粮集团公司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主体责任 , 及时批复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 切实发挥好政策托底作用 , 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
二是持续优化为农为企服务 。 加强农户庭院储粮技术指导 , 科学合理利用烘干设施 , 引导农民适时适价售粮 , 避免因霉粮坏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 公司|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开盘涨0.33%
- 零本数码德国工业领域的巨无霸,在中国“扎根”147亿,一年净赚327亿
- 经济|洪灏:提高劳动者收入,是中国避免西方衰退陷阱的关键
- 中国仿生新材料问世 有望替代塑料
- 中国仿生新材料问世
- 从月球“抓把土” 看看她的“芳龄”
- 暴走通信 2021年网内新增5G手机2亿部,中国移动:大手笔投入
- 科技圈 搭建全新 SIM 卡开放生态,中国移动产品创新开放合作论坛
- 暴走通信 移动云迎来大爆发,中国移动钱岭:“云改”第一年
- 商洛新闻网 山阳:秦岭腹地走出的“华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