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只喝30年以上,岩茶喝牛栏坑肉桂?别轻易当了冤大头


|白茶只喝30年以上,岩茶喝牛栏坑肉桂?别轻易当了冤大头
文章图片
|白茶只喝30年以上,岩茶喝牛栏坑肉桂?别轻易当了冤大头
文章图片
|白茶只喝30年以上,岩茶喝牛栏坑肉桂?别轻易当了冤大头
文章图片
|白茶只喝30年以上,岩茶喝牛栏坑肉桂?别轻易当了冤大头
文章图片
|白茶只喝30年以上,岩茶喝牛栏坑肉桂?别轻易当了冤大头
文章图片
|白茶只喝30年以上,岩茶喝牛栏坑肉桂?别轻易当了冤大头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过去说 , “秀才不出门 , 全知天下事” 。
到了现在 , 只要识点字会上网 , 不出门也能知晓天下事 。
但相信大多数的人都不敢自称秀才 , 顶多算是吃瓜群众罢了 。
最近也不怎么出门 , 但吃了不少瓜 , 茶圈里的 。
听朋友说起 , 上星期去某茶馆喝茶的时候 , 遇到了一位“砖家” 。
留着山羊胡 , 戴着圆眼镜 , 穿着茶服 , 坐在茶桌前颇有道骨仙风的意味 。
可一开口 , 就把全场人都惊呆了:
“我喝茶从来只喝30年以上的老白茶 , 平常拿‘牛肉’当口粮 , 一天至少喝一泡吧 。 ”
专家二字 , 原本是用来形容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研究或特长的人 。
并且 , 绝非某些人的自我标榜 , 而是他人、公众、媒体的称谓、评价和嘉许 。
试想 , 一个茶人 , 若自我介绍“我是白茶专家”或“我是岩茶专家” , 岂不令人笑掉大牙?
但讽刺的是 , 茶圈里从来不缺砖家 , 且大多是自封的 。
《2》
不难看出 , 这位砖家擅长紧跟热点 。
30年老白茶、牛栏坑肉桂 , 都是近些年茶圈里最炙手可热的“新星” 。
即使是没有喝过茶的人 , 或刚刚喝茶不久的新人 , 都听过它们的鼎鼎大名 。
然而事实是 , 真正的懂茶之人 , 即便没到专家的地步 , 也知道对方的话中漏洞百出 。
首先 , 30年老白茶在市面上 , 存量到底有多少?
虽然无从查证 , 但根据经验来看 , 极少极少 。
我们都知道 , 白茶复兴的时间不算太久 , 满打满算 , 也就十几年左右 。
并且等到大家都广泛知晓 , 白茶能够越陈越香 , 老白茶有独特的风味 , 时间又被缩短到了近几年 。
因此 , 别说30年了 , 存放年份在10年以上的老白茶 , 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
过去的茶农 , 并没有太多有关存茶和未来升值的意识 。
茶叶作为一种农作物 , 和水稻、果实、蔬菜等等一样 , 丰收之后 , 大多数农民最关心的便是销售问题 。
在还只能温饱的年代 , 产品滞销是很可怕的事情 。
如何快速将产品销售出去 , 回笼资金 , 以贴补家用 , 才是重中之重 。
如果在10年前对他们说 , 以后老白茶很值钱 , 要多存一些下来 , 想必没有几个人愿意相信 。
即使相信 , 但能力不允许 , 因为这不是让茶农们喝西北风吗?
在十几年前能够有先见之明 , 把白茶良好储存下来的人 , 确实有 , 但极少 。
一般是在茶叶收藏家的手中 , 并且如果没有遇到特殊情况 , 不会拿到市场上售卖 。
毕竟 , 里面倾注了自己多年的心血 。
假若真的要标价 , 也定然是价值不菲 , 普通茶客很难承担得起 。
按照这样的逻辑 , 30年以上的老白茶如果真的存在 , 也不会轻易面世 。
秉持着“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 价格不可估量 。
但是 , 市面上却存在着一些不符合市场价值规律的“老白茶” 。
在商品介绍中 , 它们的年份并不低 , 在10年左右 , 甚至高达20年 , 价格却极为廉价 。
更稀奇的是 , 不限量 , 想买多少就有多少 。
于是乎 , 便出现了一个很魔幻的现象 , 10年陈老白茶月销量破千 。
很显然 , 这和我们前面所说的完全不符合 。
唯一的解释就是 , 这些供应不断“老白茶” , 其实是冒牌货 。
《3》
一款优质老白茶的诞生 , 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
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 , 是好白茶必备的三个条件 。
良好的仓储 , 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 , 是白茶能够越陈越香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