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铨|这才是中国顶级武侠片!片长3小时,技惊戛纳,洪金宝成龙跑龙套( 四 )


时间来到1970年 , 在公司巨大的压力之下 , 胡金铨不得不做出让步 , 将已经拍好的部分镜头剪辑出一部《侠女(上集)》 。
这部电影由于故事不完整 , 于1970年07月10日在台湾上映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
直到1970年2月 , 电影才真正拍摄完成 。
胡金铨又剪了一个完整的版 , 于1971年11月18日在香港上映 , 放映2周却仅拿到68万港元票房 。 《侠女》的台湾版下部《灵山剑影》 , 直到1973年05月03日才在台湾上映 , 票房却依然没有起色 。
胡金铨不甘心看到自己呕心沥血之作就这样被埋没 , 在联邦影业拒绝出资的情况下依然自费带着3小时的重剪版前往戛纳参展 , 结果终于在第28届戛纳电影节上一鸣惊人 , 令胡金铨扬眉吐气 。
后来《侠女》和胡金铨在嘉禾拍摄的《迎春阁之风波》、《忠烈图》两部片又应邀参加了美国纽约国际影展和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影展 , 并在芬兰土尔库、西德和法国发行公映 , 历经波折终于收回了成本 。
这个3小时的合成版本经徐枫的努力终于得到修复 , 世人亦从中窥见了《侠女》的经典之处 。
电影故事虽取自《聊斋志异:侠女》 , 却对人物和故事做了全方位的改编 , 加入了属于胡金铨自己的创作 , 赋予了中国古文化的精神 。
皮哥亦曾熟读《聊斋志异》 , 对《侠女》一篇印象极深 。
根据考古研究 , 一些专家认为这个故事与满清皇帝雍正被刺的民间传说有关 , 而故事中的侠女原型则是明末清初学者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 。
但电影将《侠女》的故事嫁接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宦官魏忠贤与东林党官员的斗争中 , 便成了民间侠客与朝中锦衣卫势力斗智斗勇的戏码 。
魏忠贤、门达、许显纯、杨涟等人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 , 虚构的故事与真实历史重叠 , 令观众真假难分 。
侠女杨慧贞与秀才顾省斋 , 是电影重点塑造的两个人物 。 杨慧贞豁达豪放、外冷内热、特立独行 , 身上具备强大的气场 , 不怒自威 , 令人不敢造次 。 这个人物形象与小说中比较接近 , 其身上的缺点也比较明显 , 就是有勇无谋 。
而秀才顾省斋则刚好弥补了杨慧贞身上的缺点 。 比较小说中出现的顾生 , 顾省斋这个人物的形象明显要丰满得多 , 胡金铨赋予他更多的优点和长处 。 片中的顾省斋深明大义 , 虽然淡薄名利 , 不愿为官 , 却是饱读经书、胸有谋略 。
在得知杨慧贞身世之后 , 顾省斋并没有选择退缩 , 而是主动要与其共同面对 。 虽然顾省斋不会武功 , 却熟读兵书 , 懂得用兵之计 , 杨慧贞等众豪杰也很快接受并愿意听命于他 。
顾省斋一步步布棋 , 终用计击退欧阳年、围困锦衣卫、捕杀门达 , 取得圆满胜利的同时也为杨慧贞报了仇 。
片中顾省斋在计策成功后大笑不止 , 这一刻才是他在长久的郁郁不得志之后的彻底宣泄 , 其笑声中分明透出悲凉的情绪 。
这个人物也是导演胡金铨自身的写照 , 他将电影视为生命 , 每部电影都是全情投入 , 务求竭尽全力做到最好 。 但长久以来 , 他的多数作品都未能得到世人的理解和欣赏 , 市场反应往往不尽人意 。
这也导致他一生很大一部分时间都耗费在为了集资拍片而东奔西跑之中 , 留下来的也只是16部作品 , 其中还包括如《笑傲江湖》这样的“有名无实”之作 。
04、
皮哥对胡金铨导演充满了敬仰 , 正如电影评论界所说:

在他的电影里 , 每一桢镜头都是一幅风景画 。 他对颜色的运用 , 对光线与景物的搭配 , 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呈现 , 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 。

也许真正高雅的艺术 , 是很难被世人普遍理解和接受的 , 因此胡金铨的电影才会每每票房遇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