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哭炸!吴京、张译又要刷爆朋友圈( 二 )


这不免让人对影片质量感到担心 。
为了保证影片质量 , 影片也确实下了血本 , 集结了三位导演 。
管虎 , 前段时间的《八佰》简直刷屏 。
郭帆 , 《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

路阳 , 两部《绣春刀》都是他的代表作 。

演员全是票房扛把子 。
张译、吴京不用多说 。

邓超虽然拍电影不怎样 , 但正经演电影时候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

魏晨、欧豪、李九霄 , 在《八佰》中的表现都曾让人感到惊喜 。
看得出来 , 这是下了血本 , 要把《金刚川》打造成商业爆款 。
但看过电影之后就会发现 , 三位导演风格不同 , 但在电影中丝毫看不出风格拼接的痕迹 。
几位演员不负期待 , 每一个角色都可圈可点 。
不管现在关于这部电影的非议有多少 , 河马哥还是想说 , 我们需要这样的主旋律爆款!

关于抗美援朝 , 我们并不陌生 。
黄继光、邱少云……都是我们从小教科书上看着长大的人物 。
我们从小听着长大的《我的祖国》就是以上甘岭战役为题材的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 。
但是 , 影片没有去选择这些广为人知的人物和著名的战役 , 而是将镜头对准了一座桥 。
1953年 , 夏 , 金城战役 。
这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场战役 , 此战的胜负直接决定到战争的走向 。 金刚川就是后方通往金城前线的一座桥 , 水深四五米 , 水面最宽处达到了六十米 。
无论物资还是人员运输 , 要往前线去 , 就得通过这座桥 。 战士们要过桥 。 敌人也知道战士们要过桥支援前方 。 于是 , 敌方敌机不停轰炸 , 桥一次次被炸毁 , 战士们再一次次的重修 。 就在炸毁和重建中 , 战士们要完成第二天凌晨五点前过桥的任务 。

从接到任务到凌晨五点 , 也就是从第一天黄昏到第二天黎明的功夫 。
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 , 这当然是很小的一个故事 , 但别看视角小 , 在多方视角的呈现下 , 相当悲壮惨烈 。
步兵 。 邓超为首 。 他们从后方赶来 , 要往金城支援前方部队作战 , 如果他们没能如期赶到 , 前方将陷入被动 。 但是现在 , 他们只能蛰伏 。
埋在山间绿野 , 有过桥的机会 , 动 , 满山都是战士 。
敌机来袭 , 他们迅速回撤 , 隐瞒山间 , 回归静寂 。

这种主旋律电影的大场面 , 太让人震撼 。 导演的场面调度能力太强了 。 而我毫不怀疑真实战争中 , 军人们的素质只会比这更强 。
工兵 。 魏晨为首 。
他们的任务就是保证桥面完好 , 让步兵过桥 。 魏晨的角色原型是抗美援朝二级英雄张振智 , 当时就是他在人力物力紧缺的情况下 , 用了七天的时间建成的金刚川木桥 。 据不完全记载 , 为了炸毁这座桥 , 美军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共投下3000多枚炮弹 , 其间还在水中埋下了延时炸弹 。
炮兵 。 两个关键角色:吴京、张译 。 他们的任务是吸引敌人火力 , 掩护工兵修桥和步兵过桥 。 但是 , 整个炮兵只有两架大炮 , 炮弹加起来还不够一百枚 。 除此之外 , 一架大炮要负责主攻 , 另一架要隐藏 , 保存火力 , 不能让敌人一眼就摸清所有实力 。

三个兵种有着共同的目的:过桥 。 炮兵掩护工兵 , 工兵为步兵铺路 , 他们不知对方姓名 , 有的人一辈子可能也就见这一次 。 诚如旁白所说:
“那一年 , 俺们都才十七八岁 , 唯一想的事 , 就是通过那座桥 。 ”战争把这群年轻人集聚到一起 , 他们拼着命 , 朝着同一个方向奔 。

围绕着过桥这件事 , 影片用了三个视角来呈现 。
第一个视角是步兵 。
第二个视角是敌军飞行员 。 第三个视角则是炮兵 。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视角上参与进这场角逐 , 前一个视角是后一个视角的铺垫 , 后一个视角是前一个视角的补充 , 如此 , 我们才看到了整个战役的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