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发布|| 当体育遇到文学:记走进朗读亭的运动员们,文化

当体育遇到文学
——记走进朗读亭的运动员们
武汉发布|| 当体育遇到文学:记走进朗读亭的运动员们,文化
文章图片
“成就卓越是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战役 , 而我每天都在作战 。 ”奥运冠军林清峰走进朗读亭 , 掷地铿锵地朗读了女子格斗运动员龙达·鲁西自传中的一段话 。
很难说这是什么成功的秘诀 。 更多的时候 , 它只是对每个努力着的运动员生活的白描 。
2020年对每个人来说都并不容易 , 体育竞技领域亦是如此 。 各大赛事相继延迟 , 东京奥运会甚至不得不推移至2021年举办 。 但运动员们一直在保持战斗 , 在比赛到来前的每一天 , 他们都要为之做好准备 。
10月16至10月18日 , 《朗读者》进行了一次极具突破性的尝试——一场持续三天 , 长达72小时 , 联动北京、武汉、厦门三地的“慢直播”活动 。
武汉发布|| 当体育遇到文学:记走进朗读亭的运动员们,文化
文章图片
厦门朗读亭
这次直播名为《一平方米》 。 一平方米是一个朗读亭的面积 。 在三天里 , 先后有600多位姿态万千的朗读者走进朗读亭 , 分享了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人生故事 。 惊喜时刻发生 。 其中 , 就有着一些从事不同项目的运动员 。
武汉发布|| 当体育遇到文学:记走进朗读亭的运动员们,文化
文章图片
北京朗读亭
他们走进朗读亭 , 将敬意和谢意献给自己的伙伴 , 献给恩师 , 献给家人 , 献给梦想 , 也献给认真作战的每一天 。
你是我的眼
万众瞩目下 , 董卿试图在直播现场体验一次看不见的奔跑 。 “你跟着我的摆臂同步 , 小跑起来 。 ”徐冬林引导 。
“我不敢 。 ”
很快 , 眼罩摘了下来——戴着眼罩的时候 , 走路都要小心翼翼 , 何况是奔跑 。
然而 , 就是靠着一只手环 , 徐冬林带着什么也看不见的刘翠青奔跑了七年 , 一直跑到了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上 。 刘翠青说 , 因为徐冬林 , 自己还没能自如地走 , 就先学会了自由的跑 。
每个看到他们比赛视频的人都会为之震惊:相同的摆臂、一致的步速 , 分毫不差 。
最好的默契背后 , 是最深的信任 。
武汉发布|| 当体育遇到文学:记走进朗读亭的运动员们,文化
文章图片
徐冬林、刘翠青参赛中
成为刘翠青的领跑员后 , 徐冬林经常自己戴着眼罩 , 模仿和感受刘翠青的生活 。 他发现 , 哪怕是喝水这件小事 , 在看不见的世界里 , 也成了很大的奢望 。
过去七年 , 七个春夏秋冬 , 徐冬林和刘翠青一起吃饭、一起训练、一起逛街 , 甚至连过年也会在一起 。 赛场下 , 徐冬林用语言向她描述周围的世界和眼前的色彩;赛场上 , 依靠一根间隔十公分的牵引绳 , 他带着她向前奔跑 , 信任就此建立 。
徐冬林也感谢刘翠青 。 如果不是她 , 徐冬林也许会在七年前退役 。 在他此前的职业生涯中 , 最好的成绩只是全国第七 。 是因为刘翠青 , 他才得以一次次重返赛场 , 一次次站在最高领奖台上 , 一次次看着赛场上升国旗、奏国歌 。
最好的搭档 , 就是这样彼此成就 。
武汉发布|| 当体育遇到文学:记走进朗读亭的运动员们,文化
文章图片
徐冬林、刘翠青携手登上冠军奖台
(读本摘选)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都市里的人们啊
——金子美铃(日本)
《向着明亮那方》
偶像的力量
【武汉发布|| 当体育遇到文学:记走进朗读亭的运动员们,文化】还在读初二的武汉女孩吴韩瑄喜欢足球 。 她的人生偶像 , 就是曾在欧洲顶级球队巴黎圣日耳曼队效力过的中国女足运动员王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