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巴彦淖尔|致敬!听巴彦淖尔抗美援朝老兵讲述70年前无法忘却的血色记忆
1950年10月 , 为保家卫国 , 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 。 近日 , 采访人员走进今年90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马鸿林家中 , 聆听老人当年的战斗故事 , 还原那段战火纷飞的浴血岁月 , 感受一代军人深厚的爱国情怀 。
“我是1952年参战的 , 当时只有21岁 , 是一名通信兵 , 经常会穿梭于战场与指挥部之间 , 困了钻进山洞打个盹、渴了捧起雪吃几口都是家常便饭 。 在朝鲜作战最大的困难就是寒冷 , 冬天一到我们就会被冻得直跺脚 , 野外作战过夜的时候 , 我们需要几个人挤得紧紧的相互取暖 , 好多战友也就是因为寒冷落下了残疾 , 但是保家卫国的信念一直支持着我们战斗 , 哪怕寒冷、伤痛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 ”马鸿林老人讲起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点点滴滴时仍充满激情 。
文章图片
老人回忆 , 有一次部队进行穿插运动 , 需要快速插到敌后地区 , 这就不可避免会与敌人接触 。 马鸿林和他的战友猫在草丛里 , 大气不敢喘一口 , 头也不敢抬 , 距离近得可以听见敌人说话的声音 , 他们把枪械攥得紧紧的 , 随时都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 就这样紧张的状态坚持了1个多小时 , 然后趁着夜色悄悄穿插到了指定位置完成了战斗任务 。 ”回忆起那次惊险的经历 , 老人记忆犹新 。
炮火的洗礼也给老人身上留下了伤痕 。 “我身上的这道疤就是当时战场上留下来的 。 那次我们正在屋内整理材料 , 突然一颗手榴弹扔了进来 , 我们三个人就被炸伤了 , 我是受伤最重的 , 在医院治疗休养了2年才康复 , 身上也就留下了这条半米长的伤疤 。 ”老人说 , 很多战友都牺牲了 , 他能活下来已经是幸运了 。
文章图片
“转业后我到河灌总局工作 , 但咱是军人 , 军人退伍不褪色 , 到哪里都得是一把好手 。 我记得开挖总干渠的那时候 , 机械不发达 , 我们主要就是靠肩扛靠手挑 , 咱作为一个退伍军人更不能落后 , 手上肩膀上的茧子磨了一层又一层 , 建设家乡的热情一点不输战斗 。 现在每到湿地公园 , 我就感到特别自豪 , 这‘二黄河’开凿贯通也有咱的一份力 。 ”老人笑着说 。
采访结束时 , 马鸿林老人告诉采访人员 , 他十分愿意将自己抗美援朝的浴血故事讲述给后辈听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他们那一代人的使命 。 现在祖国强大了 , 年轻一代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将精神传递下去 , 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
来源:黄河金岸魅力临河
【掌上巴彦淖尔|致敬!听巴彦淖尔抗美援朝老兵讲述70年前无法忘却的血色记忆】临河区融媒体中心采访人员:杨永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