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一片田园长出15个新产业(田间追踪高质量)( 二 )

  金秋十月 , 朱家林的柿子林火红一片 , 与柿子一同走红的还有柿子岭理想村 。 这是上海乡伴文旅集团重点开发的项目 。 在这里 , 基于小米、柿子和萱草元素的创意农业正遍地开花 。

  在城市里 , 人们望不见麦浪 , 闻不到稻香 , 听不到蛙声 。 而这些乡村独特的自然景观 , 注定了乡村在某些业态上拥有先天的市场优势 。 乡伴文旅集团副总裁郑德福说 。

  田园综合体既让农业有了延伸发展新空间 , 也给想到乡村干事创业的人提供了新机遇 。 朱家林管委会每年安排2000万元 , 向创业主体发放创业券 。 创业券可以用来支付办公、住宿等费用 , 也促进了创客项目之间资源共享 。 管委会副主任侯合雷介绍 。

  目前朱家林已吸引创客160多名 , 一家家创客团队相继入驻 , 唤醒了农业在教育、旅游、科研、文化上的多元功能 。 创意农业区、田园社区、电商物流区、滨水度假区、山地运动区等五大功能区布局日益清晰 , 民宿度假、文创研发等成为了新的产业增长点 。

  80后创客高龙拿到了5万元的创业券 。 在他所创办的童朴自然教育基地里 , 孩子们可以同田野零距离接触 , 草木染、肥料沤制、蚕桑文化等特色体验活动更是让他们着迷 。 自然本身具有感召力 。 高龙向采访人员展示了孩子们自己用陶土、秸秆等材料制作的小工艺品 , 孩子的创造力让人惊叹 。

  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在此搭建起综合试验站 。 这一片是山区到平原的过渡地带 , 地形多样 , 土壤类型丰富 , 适合开展多项试验 。 轮值驻站的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海生介绍 , 选育出的优质果树品种 , 还会优先推广给当地农民 。

  农业功能不断拓展 , 也为农耕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载体 。 农闲演出、拿工分换工钱、包产到户朱家林村中心的乡村美学馆里 , 最近举行着一场故乡的记忆主题摄影展 , 吸引了众多游客 。 咱沂蒙山区的故事 , 多得讲不完呢!讲解员田莹说 。

  目前 , 朱家林产业培育正在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迈进 。 要形成核心的市场竞争力 , 下一步要坚持社区发展方向 , 园区管理机制 , 政府则负责搭建平台 。 沂南县委书记姜宁说 。

  良好的创业支持、灵活的市场机制 , 赋予了产业自然生长的空间 。 在采访中得知 , 今年初 , 一家曾经不看好朱家林投资环境的公司 , 又回来了 , 还流转了90亩地 。 平台强大了 , 自然吸引更多市场化要素流入乡村 , 促进各业态抱团生长 。 良性循环形成了 , 农业的整体效益会得到更好提升 。 黄树田透露 , 未来 , 这里将会出现一个村民、新居民共享共融的文化康养社区 。

  田园变乐园:生态、生产、生活统筹发展 , 让乡村宜居宜业

  干碴墙 , 石头房 , 枣木屋脊榆木梁 , 是沂蒙山区传统的建筑形式 。 不用任何黏合材料 , 所有石块之间错缝勾连;石头经过适当的敲凿 , 保持了立面的自然 。 朱家林项目一启动 , 全村的老石匠、老泥瓦匠、老木匠都忙活个不停 。 没想到 , 老手艺可派上用场喽 。 石匠公维利说 。

  起用村里的老工匠 , 是项目共建共享理念的一个缩影 。 随着生态、生产、生活统筹发展 , 朱家林正在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