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大城市买不起房的人,最后的打算是一辈子租房,还是回老家买
一部分北漂的选择是,在周边买。
京津冀一体化的加速,给这些在生存和梦想的夹缝中不断挣扎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题思路——双城生活,这些每日游走在双城之间的人们又被称为“钟摆族”。
而离北京比较近的天津武清、西青;河北廊坊、大厂、燕郊等地,由于房价物价相对较低,交通也比较便利,承载了北京大部分的外溢需求,是这些钟摆族们的首选。
这些年,房叔身边一些年轻的朋友开启了双城生活,通过和他们的聊天,房叔看到了一幅真实的双城生活的图景。
1
从天安门出发,沿长安街向东30公里,是河北省燕郊镇。也因为足够近,这里被称为北京的“东七环”,是很多钟摆族的第一选择。
燕郊
顺义
延庆
和北京的一些郊区比起来,燕郊的确要近得多
每天,有将近40万的北漂大军从燕郊出发,踏上漫漫的通勤路。
燕郊的有些楼盘,在宣传的时候常常会说,这里到北京通勤只需30分钟。这话不完全是假的,但也要分情况。如果开车,且幸运的话,这里的通勤时间比北京的一些郊区还短,是可能的。
但这种幸运的情况不多见。大多数时候,半个小时直达北京就是个笑话。一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北漂加入钟摆大军,通燕高速常常会面临堵车的风险,这无疑延长了通勤的时间。这二来,也并不是人人都有车。
再加上,2019年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对部分载客汽车采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规定“每辆车每年最多办理进京通行证12次,每次办理的进京通行证有效期最长为7天”。让很多没有京牌的钟摆族,每天开车上下班成了妄想。
没有车的钟摆族,一般会乘坐公交前往北京。811/818/819...能到北京的车有很多,通勤时间一个小时到四个小时之间不等。一天下来,几乎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路上。
以818为例,最早的一班5:10发车,不堵车的话,一个小时就能到郎家园。然后人们再下车,乘坐地铁或公交前往各自的上班地点。
为了赶上这班车,很多人天不亮就要出来等车,早早排队,只为抢上一个座位,能在车上补一觉。
双城生活需要一家人一起努力。排队的队伍中不乏一些年过半百的中老年人的身影,他们不需要上班赶车,但为了让孩子能多睡会儿,他们只能加入排队的大军。
情况好的话,通勤两个小时就能到公司,这和北京的许多近郊也没什么区别。如果情况不好,就要另当别论了。
房叔之前有个同事,每天从燕郊来到国贸上班。一般七点上车,九点钟左右就能到公司。但遇上堵车,时效就要大大延长。最晚的一次,他十一点才到,足足坐了4个小时的车。能蹭上座位也就罢了,要是一直站着。光是上班这点儿路,就足以耗光一个人一天的所有力气。
燕郊的公交站边,常会有些趴活儿的师傅。从燕郊到北京,15-40块钱不等,就可以免除排队和挤车的烦恼,这成了某些上班族的一个舒适的选项。
但对于大部分的北漂来说,即使是这每月几百块钱也足够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打车是不可能打车的,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打车的。
到了下班又是一场恶战,去往燕郊的每一个公交站牌前都排开了长队,最长的时候可排到100米开外。以六点下班来计算,到家怎么也要八九点了。如果再遇上加班,回家只会更晚,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这时候再去谈什么生活,都是一种奢望。
今年疫情期间,许多燕郊至北京的公交车一度停运。为了不影响工作,很多人都需要步行通过检查站,通勤时间大大增加。
燕郊和北京,仅仅一河之隔,却宛如两个世界。除了雾霾和早晚的高峰,没什么可以共享。不论北京那边如何华灯璀璨,繁华耀眼,都与燕郊无关。
2
还有的钟摆族,将目光对准了天津。
如果说对于单身人士,双城生活是可有可无的选择;那么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双城生活就是他们必须接受的选项。
随着这些年,天津不断推出的落户优惠和人才引进政策,以及交通的一体化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天津定居。他们大多是为了解决购房和孩子上学的问题。毕竟,没有北京户口,是不可能在北京参加高考的。
天津的钟摆一族,最常使用的交通方式是城际列车。数据显示:
京津城际铁路2008年8月1日开通,2009年发送旅客1456万人次;
2012年发送旅客2278万人次;
2018年上半年发送旅客1486.2万次。
“2018年日均运送旅客8.2万人次,远超2008年日均运送旅客2万人次。”
以天津站为例,票价19.5-54.5元不等,最快半个小时即可到达北京南站。
对这些钟摆族来说,五六点出门亦是常态。每天上下班就像打仗,分秒必争,对路线的把握要精确到每一步,稍一个晃神儿就有可能错过上车的机会。
到了北京南站,又是一场硬仗。从南站出站口到地铁进站口,每天都在上演着“万人大军涌入”的戏码,短短一百多米的距离,往往要花费半个小时的时间,除了看着人群干着急,毫无办法。
(来源:澎湃新闻)
每周一和周五乘车的人最多,车票必须提前抢购,否则就会面临迟到的风险。多年的经验让他们练就了抢票的拿手绝活。
到了晚上,京津钟摆族们再从原路返回。正常情况下,九、十点钟可以回到家里,但要是遇上加班,错过末班车,就别想回去了。
3
“上班给北京纳税,晚上睡觉给河北、天津纳税”,是钟摆一族的真实写照。
有人问,这样值吗?在公司附近租个房子不香吗?回到家乡不香吗?
但要不是没钱,谁愿意选择这样的人生呢?在北京的高房价压力之下,房租是北漂们难以承受的疼痛,买房更是成为一种奢望。
至于回到家乡?除了不甘,更多的是不现实。在很多农村,根本没有就业机会,大多数年轻人都要外出打拼。回到家就只能种田,一辈子过这样的苦日子。
(来源:京华时报)
面对北京的诱人的工作机会,谁又不想拼一把呢?谁又不想改变自己的人生呢?两难之下,钟摆族们不得不选择在两城之间来回奔波。
双城生活,最大的好处就是极大的降低了生存的成本,以燕郊和武清为例。
在北京,两千块钱在公司附近可能连个厕所都租不起,合租个小单间都还差点儿意思。
海淀中关村附近,合租20平的小单间,还要3000多
要是拖家带口儿,整租个两居,没有五六千你根本拿不下来。
以100m2为例,昌平就要五六千,海淀中关村附近要一万多,足以让社畜掏空自己的钱包。
但在燕郊和武清,100m2的房子只要一两千就能租到。
虽然在交通费要贵一些,但每天往返,撑死了也就两千多,这样算一算还是要比在北京租房划得来。
(来源:澎湃新闻)
再说到买房就更是如此。众所周知,在北京,买房不是你有钱就能买的,还要满足种种条件。因此不少人来到燕郊和武清买房定居。
在房价上,燕郊和武清也有绝对的优势。平均每平1万多,200万就能买个一百平左右,足够一家生活。但在北京,也就买个三四十平。
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只是偶尔难过时不经意遥望远方。——《异乡人》
为了这几百万的差价,为了北京的工作机会,也为了一家人能够团聚,双城生活成为这些钟摆族的必然选项。虽然每天累到没有喘息的时间,但这已是他们能做出的最好的选择。
另一个好处是落户和考学。每一个北漂的家长都在为孩子的上学发愁,既不想和孩子分离,又希望孩子能得到较好的教育,天津和河北成了许多北漂一族的备选。
双城生活从娃娃抓起,有些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异地求学,每周往返于两城之间。有些家长则为了陪伴孩子,全家迁徙到河北或天津。虽然路途遥遥,但对于北漂们来说,每天能回到温暖的家里和家人团聚,就是他们奋斗的全部动力。
不只是北京,深圳-惠州、上海-昆山、广州-佛山,这样的生活在每一个大城市上演,似乎是城市扩张的必然结果。这样的扩张,是每一个前来工作的人的功劳,但他们却无法共享这份荣耀。
//////////
在离开和留京的两难中,双城生活成为了一种无奈但相对幸福的选择。
生活的节奏太快,快到他们没有时间抱怨,每一个新加入的钟摆族都在光速适应这种生活。
北京很大,大到可以容下所有人的梦想;北京也很小,小到没有钟摆族们的一席之地。他们在城际间穿梭,只留下匆忙的背影。
■网友的回复
不生孩子一直租房没毛病
生孩子的话就必须买一套
■网友的回复
如果我是外地人,那我肯定不会留在大城市,买房太累了…
■网友的回复
没有买不起,只有不想买。
北京:昌平,房山,门头沟,顺义,大兴。
上海:嘉定,松江,宝山,金山,奉贤
- 话说普通人和小说主角在遇到那些青春伤痛文学和无脑小白文爽文的反派的针对欺凌时咋反击比较合理有效
- 生活中男生和女生咋避免自己成为新闻,影视剧,小说里的那些悲惨事件案件受害者
- 有那些人或事,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 那些你见过最刻苦的学生,后来咋样了
- 那些每天起早贪黑刻苦努力的人就不困么
- 如果人们讨论“意义”是在生活\u0026生存这个前提之下的,那么追寻那些脱离“生活”太远的问题的答案,有意义么
- 那些高考中考得高分的孩子,在学习上是咋开窍的
- 那些大学四年都在学习的人现在咋样了
- 那些京沪有很多套房子的人,为啥不卖几套去环游世界
- 读双非的研还是去大城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