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枪|盘点《长津湖》里的王牌武器都有哪些?( 二 )


因为VZ24短步枪枪身和当时国内其他老型号步枪相比 , 枪身较短 , 骑兵可以当作卡宾枪使用 , 同时还比其他步枪多两个枪带环 , 总共四个 , 因此在中国俗称为“马四环” 。
捷克VZ24步枪和其他使用7.92毛瑟弹的步枪在中国统称为79式步枪 , 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的象征兵器 , 被中国战士运用得如鱼得水 , 在抗美援朝初期 , 仍是志愿军常见的枪支 。
·轻机枪·
冲锋枪 , 即手提式轻机枪 , 步枪主要用于中远距离作战 , 冲锋枪的灵活性则是为近距离作战而生 。 轻机枪最大的特点即能快速连续射击 , 以扫射为主要攻击方式 。
英制司登冲锋枪
司登冲锋枪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宜 。 结构简单 , 性能一般 , 全枪只有47个零件 , 多数由冲压工艺制造 , 采用自由式枪机结构开膛待机 , 左侧水平供弹方式 , 可在自动与半自动射击模式中切换 。
司登冲锋枪从诞生到退役 , 经历了6种型号的改良 , 分别是MkI , MkII , MkII S , MkIII , MkIV以及MkV 。 其中MkI是最初的基本型号 。 MkII型则是司登冲锋枪生产最多 , 也是最常见的一型 , 与MkI相比为了进一步降低造价 , MkII更轻巧 , 却也更加粗糙 , 是司登冲锋枪产量最高的一款型号 。
低成本使得司登冲锋枪适合大规模生产 , 虽然有“走火王”的称号 , 作为战时应急制造的典范 , 终究成就为一代明枪 , 在解放时期作为剩余物资被大量输入中国 , 在战场上被缴纳的数量也相当多 , 继而再配置到志愿军使用 。
M3冲锋枪
冲锋枪是大量装备与前线士兵的量产物 , 美国受司登冲锋枪启发 , 设计出一款同样廉价耐用 , 可以在战士大量生产的M3冲锋枪 。 和结构简陋 , 容易走火 , 安全性差的司登冲锋枪比来 , M3冲锋枪威力更大 , 操作性能更好 , 战士更愿意使用靠谱的枪械 , 是志愿军入朝初期主要装备的冲锋枪型号 。
M3冲锋枪体型粗犷威猛 , 极具震慑力 , 由于出生于汽车制造厂 , 被人们戏称为汽车润滑用的“黄油枪” 。 射击也如浸了油般顺滑 , 稳定性好 , 精度更高 。
【步枪|盘点《长津湖》里的王牌武器都有哪些?】
ZB-26轻机枪
ZB-26轻机枪 , 是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国营兵工厂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研制的一种轻机枪 。 口径7·92MM , 表尺射程1500米 , 枪管过热可快速更换 , 其枪管上的提把不单方便更换枪管同时也方便持枪 。
ZB-26轻机枪除了装备捷克军队外 , 还大量外销 。 其中中国是采购使用数量最多的国家 , 不但采购 , 而且大量仿造 。 抗战期间 , 中国已自产数万挺ZB-26轻机枪 。 因性能良好 , 能大量制作 , 在抗美援朝时期继续投入使用 。
·迫击炮·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 志愿军使用的大部分火炮都是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旧式装备 , 主要是轻型野战炮、步兵炮和迫击炮 , 绝大部分火炮口径不超过100mm , 在入朝时 , 部分重型装备由于运输关系 , 还被留在东北 。
其中 , 迫击炮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 , 弹道弧线高 , 以座钣承受后座力 , 大多采用炮口装填、发射带尾翼弹的曲射滑膛火炮 。 初速较低、弹道弯曲 , 以曲射为主的火炮 , 炮身短 , 射程较近 , 轻便灵活 。 迫击炮能射击遮蔽物后方的目标 。
迫击炮自出现以来 , 结构无甚变化 , 大多数迫击炮仍采用古代火炮从炮口装填炮弹的前装方式和没有膛线的滑膛炮管 , 所以它很像是落伍的老古董 。 但是它具有构造简单、轻便灵活、火力覆盖面积大、杀伤力强、最小射程近、射速高、造价低等特点 , 可毁伤开阔地及掩体内目标 , 破坏各种野战工事 , 打击高大障碍物背后目标 。 因此 , 迫击炮在现代战争中仍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武器 。
迫击炮口径较多 ,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 60mm、82mm、120mm等口径都有投入使用 。 在电影《长津湖》中 , 最让美军头痛的就是“雷公”头疼的60mm迫击炮 , 充分体现志愿军基层迫击炮分队机动灵活、射击精准的作战特点 。
第一批入朝的第9兵团使用的大部分都是抗战时期缴获的日式装备和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美军淘汰装备 。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 , 军工极难自主研发 , 产能低下 , 在枪械不能满足长期战争消耗的情况下 , “没有枪 , 没有炮 , 敌人给我们造”夺取敌人武器装备自己变成了我国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 。
第9兵团的武器装备在志愿军当中已十分精良 , 《长津湖》电影中七连的火力更是属于志愿军连级单位的天花板 , 但与对战的美军一比还是处于绝对的劣势 。 作为一支以轻步兵为主题的作战力量 , 志愿军地面部队没有机械化和摩托化装备 , 缺乏重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