媛丽丽爱科技|为什么睿宗只做了不到三年的皇帝,便要让位呢?,唐玄宗继承帝位( 三 )
《旧唐书》卷九六《宋璟传》记载李隆基以太子监国后 , 一次太平公主“于光范门内乘辇伺执政以讽之” , 当众诋段太子 , 宋璟即辩护说:
“东宫有大功于天下 , 真宗庙社稷之主 , 安得有异议!”
姚崇、宋璟还共同奏请太平公主移住东都洛阳 , 以除东宫之隐患 。 但由于睿宗支持太平公主 , 李隆基看看时机还不成熟 , 便以姚、宋“离间兄弟” , 结果两人被贬斥 。 姚、宋两人是朝臣中支持太子势力的主要大臣 , 李隆基主动要求贬斥他们 , 在当时有两个原因:一是太平公主在睿宗支持下势力相当强大 , 李隆基的准备工作还未完成 , 必须暂时退却一下 , 以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 。 二是姚、宋两人既已亮了相 , 怕睿宗、太平公主加害他们 , 将其贬出京师 , 反可得以保全 。
文章图片
后来玄宗正式即位 , 即将两人召回委以宰相重任 , 便说明了这一事实 。
又据《旧唐书刘幽求传》载 , 刘幽求早在先天元年(712年)曾令右羽林将军张暐密奏李隆基 , 请以羽林军诛太平公主及其党羽 , 李隆基“深以为然” 。 过后 ,
“暐又泄其谋于侍御史邓光宾 , 李隆基大惧 , 遽列上其状 , 睿宗下幽求等诏狱” 。
这里 , 李隆基上告刘幽求 , 并不是为了出卖他 , 而与姚、宋之事同出一辙 , 是为了迷惑对手 , 掩盖自己的密谋行动 , 并达到保全党羽的目的 。
最后 , 到了先天二年(713年)七月 , 李隆基一切准备就绪 , 时机成熟了 , 便先发制人 , 以太平公主谋反 , 将其党徒一网打尽 。 睿宗至此势孤力单 , 无可奈何只得下诏:“朕将高居无为” , 退避三舍了 。 而李隆基则最终达到了夺取皇位的目的 。
文章图片
结束语
从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的退位 , 到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的继位 , 其间所发生的一系列政变 , 核心是复唐与反复唐、正统与反正统、进步势力与腐朽势力之间的斗争 。 从表面看 , 是李唐宗室、外戚集团之间围绕皇权的争夺 , 但实质上 , 斗争的胜负谁属 , 取决于进步势力与腐朽势力的消长 , 取决于官僚中维护李唐正统的势力及其对立面的消长 。
在唐代神龙至先天年间 , 它是作为一种维护正常的封建秩序而表现出来的 , 它意味着重建封建中央集权的政权 , 杜绝一切野心家的觊觎之路 , 使政权重趋稳定 , 因而代表着进步势力 , 符合人心所向 。 韦后和太平公主势力其失败是十分自然的结果 。 中宗、睿宗虽曾一度当了皇帝 , 但由于他们分别重用韦、武或太平公主集团的人物 , 因而背离了民心 , 好景不长 。 只有李隆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 同韦、武和太平公主集团作坚决的斗争 , 因而深孚众望 , 得到广泛的支持 , 成为斗争的胜利者 。
- 历史神秘事|而不像明朝一调军队就是几十万?,为什么清朝调兵最多几万
- 高地|汉朝人为什么嫌弃张骞
- 文山说历史|古代的官员退休后为什么一定要“告老还乡”?大臣:我还想多活几年!
- 萌苗育儿|仅三十字,为什么吕不韦立刻服毒自尽?,秦始皇给吕不韦写信
- 小信科技说|三国第一猛将是谁?不是关羽,只有他以一敌万!,除吕布外
- 君笺雅侃红楼|只给她两套不穿的旧衣服?,《红楼梦》:贾母为什么不给刘姥姥钱
- 小胡子说历史|诸侯大骂:流氓!,大秦为什么不怕六国?这个“守将”自己能顶10万兵
- 永仁说历史|落魄天子:为什么太监、悍将都不把唐昭宗当回事?
- 细梅说科技|杨炯为何说“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 明代|朱元璋为什么长着张“鞋拔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