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文史|清廷采取了哪些办法治理黄河?,为防止黄河泛滥伤及百姓

众所周知 , 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 但同样 , 黄河也给两岸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 黄河决堤事件时常发生 , 而每次溃堤都会摧毁两岸百姓的财产和生命 。 因此 , 历代封建王朝都十分重视对黄河的治理 。
时间来到清代 , 清朝统治者在确立对全国的统治后 , 随即便投入到对黄河的治理活动中去 。 那么清廷为此 , 都曾经付出过哪些努力呢?
在谈及这个问题之前 , 我们有必要明白黄河究竟为什么会溃堤 。 导致黄河溃堤的主要因素 , 即黄河两岸周边地区的生态在漫长时间里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黄河上游的大量泥沙会随着水流被带入下游 , 下游的河床也因此被层层垫高 , 最终突破水位线造成溃堤 。
然而恢复黄河及其周边地区的绿色生态并非一日之功 , 而需要长年累月的建设才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 。 为了应对黄河溃堤的风险 , 明朝曾尝试过疏通黄河底部的泥沙 。 这样做的好处虽然显而易见 , 但实行起来却极其困难 。 在明廷付出大量人力和财力予以施行后 , 却并未取得明显的成果 。
公元1677年 , 康熙帝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 , 总揽治水事宜 。 靳辅在对黄河进行全面考察后 , 提出应当对黄河上、中、下游进行全面治理 。 由此 , 康熙朝的治河大工程开始全面启动 。
实际上在靳辅走马上任之前 , 清廷、乃至前代封建王朝治理黄河通常都以疏通漕运通道为主要目的 。 也就是说 , 朝廷更加重视的是漕运问题 , 而并不是真心实切的想要将黄河彻底治理好 。
而但但只治理漕运 , 无非是治标而不治本 , 再次溃堤的风险也随时会重现 。 一旦漕运再次堵塞、黄河再次决堤 , 朝廷则要投入更多的财政支出来修缮黄河水利 。 这样下去 , 治理黄河反而成为了一个无底洞 , 而且是"吃力不讨好"的鸡肋工程 。
黄河之所以会溃堤 , 与上文所提及的水势过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但同样也与两岸堤坝过低和过于脆弱有着极大关联 。 因此为了减少决堤的风险 , 清廷不惜一切成本 , 在明代的堤坝工程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强化 。
提高堤坝高度的目的 , 不仅仅是为了提防黄河激流冲垮两岸的堤坝工程;同时也是为了加大黄河水流 , 以此来起到冲刷河床沉淀多年的泥沙的作用 。 这一方案其实并非是靳辅率先提出 , 早在夏代之时就已经出现了这种观点 , 明末的治河名臣潘季驯由对其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和实践 , 靳辅在"束水攻沙"方案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进 。 对此 , 清华大学的土木水利学院的王兆印教授在《束水攻沙还是宽河滞沙?治黄两千年之争 , 谁是谁非?》一文中曾提到:
···根据黄河多沙、洪水陡升陡降、河床严重淤积、堤防失修的状况 , 把疏导与"筑堤束水 , 以水攻沙"结合起来···
靳辅虽然汲取了前人的经验并采纳了"束水攻沙"的方案 , 但却并未仅仅局限于此 。 因此在高筑堤坝的同时 , 他又在上游修建了水坝 , 以此来控制黄河水的流量 。 一旦发生大洪水 , 水坝则可以有效缓解下游的压力 。 如此双管齐下 , 再加上同时与其他治水方案同步实施 , 清廷收获了颇为可观的治理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