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尧录|三国时期到死都没有出山的两位顶级谋士( 二 )


当他依附刘表、屯驻新野的时候 , 打听到司马徽是个世外高人 , 便非常的想请他出山 , 但是都被司马徽拒绝了 。 司马徽虽然拒接了刘备 , 但是也感觉到刘备求贤的诚意 , 也看出来刘备将来的成就不低 , 于是就对刘备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 , 可安天下 。 当今天下 ,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两句话 。
可以说 , 如果没有司马徽的存在 , 刘备一辈子只能依附在别人的势力下生存 , 根本不可能和曹操 , 孙权三分天下 。 正是有了诸葛亮 , 刘备才能称王 , 三国才能建立 。
司马徽身上流传着许多有趣的典故 , 如司马称好 , 推猪与人 , 园中耕种 , 临蚕借簇等 , 这些无不显示出司马徽的智慧和与世无争的性格 。
司马徽为人清雅 , 学识广博 , 有知人之明 , 精通道学 , 奇门遁甲 , 兵法和经学 , 在荆州时与汉末名士宋忠齐名 。 汉末名士刘廙、向朗就曾经是司马徽的学生 , 诸葛亮和庞统也都在其门下学习过一段时间 。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 , 曹操南征 , 刘琮投降 , 司马徽也被曹操所得 , 曹操想重用他 , 但司马徽在此后不久就病死了 。
初尧录|三国时期到死都没有出山的两位顶级谋士
文章图片
司马徽对权力没什么太大的兴趣 , 宁愿自称“山野闲散之人” , 也不愿出山为相 。 三国时期 , 还有位人物与司马徽非常相似 , 他是胡昭 , 司马懿的老师!
胡昭 , 字孔明 , 颍川人 , 他一生都未曾做官 , 一生都是一名乡野村夫 。 但他却是三国时期有名的隐士 , 袁绍和曹操多次请胡昭为官 , 都被胡昭拒绝出仕 。
胡昭自幼修习三坟五典 , 学识渊博 , 而且精通书法 , 尤其擅长隶书 。 曹操在当司空丞相的时候 , 听闻胡昭的能力人品优秀 , 就频频以礼招揽胡昭 , 胡昭迫于无奈只能和曹操见面 , 并频繁表示对军国大事没有情趣 , 只愿隐居山野 。 胡昭如此不给曹操面子 , 固然让曹操很是不爽 , 但是对一个无心仕途的人也只能任其离去 。
此后 , 胡昭移居陆浑山里 , 开始招收门徒以教书育人 , 司马懿就是在这个时候做了胡昭的学生 , 学成之后 , 司马懿下山辅佐曹操 , 奠定大魏江山 。
在晋人皇甫谧所撰《高士传》中记载 , 胡昭对司马懿的评价很高 , 认为司马懿日后必成大器 , 所以倾囊相授 , 司马懿因此也尽得胡昭真传 。
公元218年 , 陆浑县当地平民以孙狼为首叛乱 , 遥授关羽的印信 , 成为关羽的偏师 , 帮助关羽在后方骚扰曹军 。 但孙狼等头领发誓商议 , 不得滋扰胡居士(胡昭)居住的乡镇 , 当地百姓也因胡昭的德行保全 。 待到关羽败亡 , 当地局势安定后 , 胡昭迁居宜阳县 , 颐养天年 , 享年八十九岁 , 在世时没有为官一日 。
司马徽和胡昭 , 一位能培养出诸葛亮 , 一位对司马懿倾囊相授 , 尽得其真传 。 不得不说 , 能够教出诸葛亮 , 司马懿这样厉害的人 , 可见他们的智慧显然非常人可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