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海南频道|大洲岛,燕归来( 二 )


“金丝燕产卵和育雏都在窝内进行 , 如果在金丝燕繁殖期采摘燕窝 , 会严重妨碍金丝燕繁殖 , 同时也会对它们造成惊扰 。 ”刘国琪坦言 。
人类活动对大洲岛生态系统的扰动 , 不仅体现在金丝燕数量的变化上 。 20世纪80年代初 , 新潭村村民刘亚林开始为大洲岛日渐枯竭的渔业资源发愁 。 “人越来越多 , 海面上密密麻麻全是渔网 , 部分外地渔船甚至用电拖网地毯式‘包抄’捕鱼 。 ”刘亚林回忆道 , 新潭人祖祖辈辈靠出海捕捞为生 , 为求方便 , 会在大洲岛上就地伐木 , 搭建简易油布棚临时居所 。 到捕捞旺季时 , 陆域面积不过4.2平方公里的大洲岛往往会一下子涌进成百上千人 。
多年来 , 人类采摘燕窝、过度捕捞与居住活动 , 打破了大洲岛上原本趋于平衡的海岛海洋生态系统 , 燕群远去 , 山岭日渐“秃头”、海底逐年荒芜……在设立自然保护区之前 , 大洲岛生态环境一度恶化 。
人民日报客户端海南频道|大洲岛,燕归来
文章图片
棚屋拆、人退场
两代人30年接力守护海岛原生态
金丝燕种群的急速濒危 , 某种程度上催化了大洲岛生态保护工作的进程 。
1983年 , 万宁县(今万宁市)在大洲岛建立县级自然保护区 。 1990年 , 大洲岛又被确立为国家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 , 主要保护对象是海岛生态、金丝燕及其生存环境、岛屿周围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 。 在接下来整整30年的摸索与实践中 , 守岛力量加强、人类活动退场 , 大洲岛保护者不断闯关探路 , 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初显 。
卢刚还记得5年前到大洲岛开展课题调查时见到的场景:“两岭之间的沙洲上搭满了渔民的简易油布棚 , 四周遍地是垃圾 , 根本无从下脚 。 ”这话让东澳镇新群村村民刘民跃面露羞愧 。 卢刚当时看到的油布棚 , 有一处正属于他们家 。
2015年 , 海南省有关部门联合万宁市政府对大洲岛展开联合整治 , 严禁人们在大洲岛4.2平方公里陆地及周边65.8平方公里海域内进行各类生产活动 , 并将包括刘民跃家在内的上百间各类避风棚全部拆除 。
尽管不舍 , 刘民跃还是选择离开:“政府说让我们退出是为了保护岛上的金丝燕 , 但有时候也会好奇 , 人类退出后 , 这些燕子真的生活得更好了吗?”
要回答这一问题 , 恐怕很少有人比刘亚林更有资格 。
大洲岛国家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初 , 38岁的刘亚林便将捕捞工具收起来 , 又把自家渔船改成护岛巡逻船 , 和吴英弘、刘名波、刘进荣一起 , 正式成为第一代驻岛护岛员 。
护岛的日子比想象中难熬 , 不仅缺电少水 , 食物全靠从陆地运过来 , 更难的是与擅自闯岛者的斗智斗勇 。
“渔民‘祖宗海’思想严重 , 认为这就是他们的地盘 , 再加上我是本地人 , 不少村里人都骂我是‘叛徒’ 。 ”刘亚林太了解其他渔民的心思 , 可哪怕顶着“叛徒”的恶名 , 他还是执拗地将每一艘靠近大洲岛的渔船劝离 , 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攀爬峭壁 , 连夜追踪劝退“入侵者” 。
这一项工作注定道阻且长 , 随着第一代护岛员或相继退休 , 或因病去世 , 护岛力量眼看着单薄起来 。 “护岛员二代”们纷纷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 , 保护区又陆续招聘新的护岛员 , 组成7人队伍 , 分为两班继续巡岛值勤 。
“除了护岛员 , 还有边防、海监等部门执法人员在周边进行联合执法 , 这几年我们的护岛联动机制越来越完善 。 ”大洲岛国家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负责人崔敏告诉采访人员 , 经过多年的科普教育 , 渔民们都知道大洲岛是保护区 , 开始在有关部门的帮扶下尝试转场转业 。
而另一边 , 退休后的刘亚林偶尔还会回到大洲岛 , 和儿子刘名琳一起守岛 。 沿着当年的巡岛路线一遍又一遍走过时 , 父子俩常能看到金丝燕在小岛上空无忧无虑飞翔的身姿 , 仿佛是在向人们昭告 , 这里是它们安心生活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