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我与新基建一同成长


这五年,我与新基建一同成长
文章图片

本文中出现的人物 , 均是已过而立之年的人 , 在较长时间的磨砺后 , 他们已不确定自己是“年轻”还是“不那么年轻” 。 但确定的是 , 他们与广大奋斗中的青年一样 , 把自己“年轻”的时光挥洒在新基建事业 , 用个体的奋斗为国家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 5年时间 , 他们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实践进程共同成长 , 在新基建事业一线磨炼意志、提高本领 , 见证并参与着当今中国缔造的建设奇迹 。
破土 , 心里种下“向未来进发”的种子
5年前 , 中国山东 , 浪潮集团云计算产品首席架构师亓开元和团队开始着手开发自己的产品 。
在云计算产品领域 , 当时占据中国市场主要份额的是VMWare、IBM等外国大公司 , 他们不得不在起步时面对这样的现实——客户对中国自主研发产品的信任度不高 , 产品的成熟度和稳定性常常受到客户质疑 。
年轻的亓开元并没有因此丢失信心 。 他冷静分析 , 国内客户普遍存在硬件规范标准不统一的情况 , 实际应用场景繁多 , 外国公司产品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 “如果我们能满足 ,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 ”亓开元和团队抓住这一点希望之光 , 试图为客户提供场景化设计 , 培育自己的产品生态 。
这是一个艰难的开端 , 亓开元和团队为此坐了至少3年的冷板凳 。 在2012年至2014年这三年 , 中国的云计算概念火热 , 技术却远不如国外成熟 , 亓开元和团队潜心从基础开始学习 , 不断积累经验技术 。
5年前 , 中国湖南 , 如今的国网湖南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业主项目部副经理鄢笠 , 还在为变电站项目绞尽脑汁 。
“当时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在我们年轻人心目中最火的 , 还是‘铁公机’——铁路、公路、飞机 。 ”虽然还在从事传统的电网工作 , 但鄢笠从那时起已开始关注高新科技 , 关注电网事业的新路子、传统基建与高新科技的融合 , 他在业余时间争取着每一分钟 , 学习着行业内最新的技术 。
他那时还没有想到未来会成为新基建事业的建设者 , 但一粒“向未来进发”的种子已在心里生根 。
5年前 , 华中科技大学 , 建筑学专业研究生梁栋还在学校图书馆与实习单位之间勤奋求索 。
建筑学与工程学之间关联度高 , 他在那时起已将目光投向中国高铁建设 。
“那时正是我国铁路站房从3.0版本向4.0版本升级的阶段 。 ”梁栋认真地记录了行业最新研究中对中国火车站设计沿革的论断:1.0版本一般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设计建造 , 在城市交通以及配套功能结合上考虑较少;2.0版本开始有立体设计的理念 , 但还是平面进、平面出;3.0版本已经能做到立体交通组织 , 旅客进出站更加便捷;4.0版本进一步加强高铁站和各交通方式的衔接 , 做到“站城融合” 。
“可以说 , 3.0版本以后的升级 , 在中国独特的地理国情及高铁建设水平下 , 在世界范围内已找不到直接借鉴的模板 , 全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 ”这意味着这位年轻人当下学的理论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了 , 他必须在未来的实践探索中找到自己实现梦想的路 。
潜行 , 在全新的建设场辛勤耕耘
5年里 , 亓开元在云计算领域不断取得进步 。
宏大的“十三五”规划 , 轰轰烈烈的新基建 , 落在亓开元和团队身上 , 是一行行具体的代码 。 在世界200多个国家、600多家公司、10万多名工程师同台竞技的开源社区里 , 他们起初只能揣摩研究外国工程师写的代码 , 从注释、改错做起 。
亓开元直言“学习的过程很痛苦”“进步的阶梯很难爬” 。 他说:“上千万行代码啊 , 我们一行行抠 , 反复研究 , 做实验 。 因为语言、文化还有设计规范的差异 , 我们提交的代码经常过不了审核 。 即使这样 , 我们也要拼命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