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光明日报》|教育评价“指挥棒”全面转向,你关心的问题专家答( 二 )


家长问:评价改革方案要求把德育记入综合素质评价 , 虽然政策好 , 但是会不会拉不开区分度 , 大家都一样 , 最后还要看分数呢?
钟秉林:确实有些家长有这样的担心 。 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几点 , 综合素质评价首先要“可信” , 真实可靠 , 不能有水分 , 更不能弄虚作假;其次要“可比” , 要用事实、数据、证据说话 , 反映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的发展状况 , 不能千篇一律 , 套话空话;三是要“使用” , 高校要合理使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 与高考录取是“硬挂钩”还是“软挂钩” , 在录取过程的哪一个阶段使用 , 都要去探索 。 比如一些高校在今年“强基计划”的招生中就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有些试点省份还探索“三位一体”“631”等综合评价招生 , 高考统考成绩占六成 , 高校自主测试占三成 ,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占一成 。 总之 , 要积极探索“综合评价 , 多元录取”的招生录取方式改革 。
说到“德育”的评价 , 要结合不同学段、不同年龄的特点循序渐进来进行 , 小学到中学、大学的德育要一体化设计和实施 。 我认为 , 评价学生的品德是可以具体化的 , 比如孩子参加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 , 考查学生是否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等 , 要注重学生健全学生人格的养成和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 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体现效能感和满意度——
不用升学率给学校“压担子”后
好的中小学要用这些“标尺”量
学生问:每隔一段时间网络上就会出现对师德师风问题的报道 , 当此类现象广为人知的时候 , 往往已经产生严重后果 。 师德师风如何常态化监管?
张志勇:《总体方案》提出 , 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 , 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体现了教师职业的特点 。 从总体上讲 , 广大教师是爱岗敬业的 , 人民群众对人民教师是满意的 。 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 少数教师师德师风失范 , 给教育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 , 对学生身心造成的伤害令人痛心 ,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 坚决整治予以严惩 。
考核师德师风 , 既要管住底线 , 更要弘扬高线 。 最关键的是 , 教师的师德师风要体现在立德树人上 , 体现在人格陶冶上 。 要健全教师荣誉制度 , 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 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 。 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 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 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师德师风评议和警示教育制度;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 , 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 。
校长问: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在努力破除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的同时 , 不唯分数、不再以升学率考核学校 , 评价学校办学水平要用哪些标准?
张志勇:关于好学校的标准 , 大家都有自己的标尺 , 但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成为共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其基本载体是要全面落实国家的课程方案 , 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 。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 学生发展首先是指全体学生的发展 , 其次是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 最后是学生个人的创造性发展 。 好学校的标准还应该体现效能感和满意度 。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要完整有效 , 符合现代教育治理要求 。 作为学校教育的利益相关方 , 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 , 都要对学校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
破除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 , 改变学校唯分数评价的倾向 , 应给“唯升学率”考核指标念紧箍咒 , 改变单一的唯升学率的结果评价导向 。 结果评价要从单一的文化课考试成绩走向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结合 。 同时 , 要重视过程评价 , 把学生学习行为纳入评价的过程 。 重视多元评价 , 不仅看文化课考试分数 , 还要看学生劳动清单完成的情况、综合素质的发展标志性成果等 。 最后 , 要实施增值评价 , 对学校、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基于差异 , 尊重不同学校、学生的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