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长成“脱贫大树” 农民王喜玲的“三级跳”( 二 )



苗木长成“脱贫大树” 农民王喜玲的“三级跳”
文章图片

王喜玲在绿化工程上栽植雪松
王喜玲意识到 , 树苗每年只能长10公分 , 要想把它们卖出去 , 至少要培育5年 。 可这5年里 , 树苗还要投资 , 生活还要花费 。 于是妇联的领导帮着她一起做调查 , 建议王喜玲可以帮忙把周围的树苗卖出去 , 做苗木经纪人 , 从中挣一些信息费 。
村里的兄弟车行了解到王喜玲的家庭情况 , 就把摩托车赊账给她先开出去做树苗生意 , 什么时候挣到钱再给他们 。 有一次 , 因为路面洒水太滑 , 王喜玲连车带人一起摔了出去 , 满脸是血 , 两颗门牙也没有了 。 她回过神来 , 庆幸自己是戴着头盔上路的 。
“第一次和人家合作 , 不论你有什么样的理由 , 但对于这个人来说 , 耽误了人家的事情 , 下一次就不会再相信你了 。 ”王喜玲看摩托车还能打着火 , 在加油站简单清洗了一下 , 又匆匆上路去找树苗 。 怕别人笑话 , 和农户谈苗木价格的一路 , 她都不敢摘下自己的头盔 。
就是靠着这样的诚信和勤恳 , 王喜玲渐渐地认识了一些种植苗木和需要苗木的客户 。 从一开始每月几小单的三五百块钱 , 到后来可以接一些大单 , 有时候几天的利润就有一万多块钱 。
可做生意就是有赔有赚 。 如果因为一些原因赔了钱 , 她也不会给客户涨价 , 少给挖树工人工钱 。 他们感慨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老板 。 王喜玲说 , “虽然这次赔了钱 , 我不是没有收获 , 收获是你们都赚到了钱” 。
2016年底 , 王喜玲终于把所有的欠账都还清了 , 家里也添了小车 , 她申请退出贫困户 。 有人说 , 其实还是可以继续享受政策的 , 但是王喜玲想把政策和资源留给更需要帮助的人 。
“感恩于行 , 以馈四方”
同年 , 王喜玲和其他几位村民一起成立了苗木合作社 。 从一开始的20亩 , 如今合作社的苗木产业已经发展到了500亩 。 结合村里的扶贫政策 , 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和基地务工三种方式 , 合作社先后共带动404户贫困户入股分红 。
脱贫以后 , 王喜玲一直一对一帮扶着三个贫困户 , 毕新军、王保儒和葛艳梅 。 他们都因为家中的变故 , 生活变得异常艰难 。 听到他们的情况 , 王喜玲第一时间去探望他们 , 给他们提供海棠和红叶石楠苗木 , 帮他们收购水果 。 如今他们不用外出打工就可以工作挣钱、照顾家人 , 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了 。
曾经也有乡亲怀疑 , 栽种了苗木能否卖出去 。 这时的王喜玲都会耐心地向他们讲解 , “你放心 , 咱们合作社已经和绿化公司签订了协议 。 如果有同样的苗子 , 我先给大家销售 , 再给自己的销售 。 ” 当看到大家在车上装起五六万的树苗 , 给农户付款的那种红火场景 ,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进来 。

苗木长成“脱贫大树” 农民王喜玲的“三级跳”
文章图片

王喜玲在苗木基地灌溉龙柏
王喜玲知道 , 每一单苗木生意 , 可以带动村里面几十个人挣钱 , 所以她都会培养自己村里的苗木工人 。 看树苗的、组织挖树苗的、拉树的司机、经纪人等等 , “这样周围的人都可以挣到钱 , 卖树苗的人也把树苗卖了出去” 。 有些生意自己赚不到钱 , 但是只要可以给工人们揽到活儿 , 王喜玲也愿意接下来 。
王喜玲始终不忘乡亲们的帮扶 。 有的生意需要20万元的投资 , 很多钱都是乡亲们借给她的 。 过年的时候 , 王喜玲曾经给19个乡亲还钱还息 , 可是他们说 , 你这么难 , 利息就留着自己用吧 。 她知道 , 有了这些热情的帮扶 , 她才能一路走到今天 。
2018年王喜玲成立了绿化公司 , 她想着 , 只要有绿化项目 , 就有机会直接把农户们和自己的树苗用到绿化工程上 。 2019年3月 , 王喜玲用自己的名字“喜玲”注册了商标 , 借助互联网讲自己的脱贫故事 。 通过整合资源和“扶贫832”销售平台 , 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扶风优质农产品 。 不到一年 , 王喜玲已经帮助农户们销售了100多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