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美研究人员在超高压下实现室温超导

:原题为_新华网|美研究人员在超高压下实现室温超导。
新华社伦敦10月16日电(采访人员张家伟)美国的一个科研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的研究成果说 , 该团队在超高压下的一种氢化物材料中观察到室温超导现象 , 这一新突破让研究人员朝着创造出具有极优效率的电力系统迈进了一步 。
【新华网|美研究人员在超高压下实现室温超导】部分电能会因普通导体存在电阻而转变为热量并白白损耗 。 超导现象指电能可在导体中零电阻通过 , 这种效应首先是在接近绝对零度(约等于零下273.15摄氏度)的温度下观察到 。 温度的限制一直影响着超导材料应用 , 实现室温超导有望使电能极少转变为热量 , 从而提升导体和装置的效率 。
近年来随着超导研究的进展 , 已表明富氢材料在高压下可将超导温度提高至零下23摄氏度左右 。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科研人员领衔的团队 , 在室温超导研究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突破 。
他们在实验室中将可实现零电阻的温度提高到了15摄氏度 , 这个效果在2670亿帕斯卡压力下的一个光化学合成三元含碳硫化氢系统中被观察到 , 这个压力约是典型胎压的100万倍 。 在这个三元含碳硫化氢系统中 , 激光和压力被用于将“元素前驱体”(碳、硫和分子氢)转化为超导材料 , 超导临界温度随压力增加而上升 , 并且达到了实验中实现的最高压力值 。
报告的通讯作者、罗切斯特大学助理教授兰加·迪亚斯在一份声明中说 , 下一个要突破的挑战 , 就是找到方法开发出可在更低压力下实现室温超导的材料 , 从而以更经济的方式大量制造这种超导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