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绣出美好新生活

:原题为_人民日报|绣出美好新生活。
“好花红来好花红 , 好花生在刺梨蓬 。 好花开在刺梨树 , 哪朵向阳哪朵红……”伴着一曲《好花红》 , 60岁的水族妇女潘萧 , 正娴熟地将马尾用丝线包裹 , 搓成线状 , 再用大针穿好 , 赶制马尾绣 。
尽管工艺繁琐 , 过程复杂 , 但对老人家而言 , 再是熟悉不过 。 “每个水族妇女都会马尾绣 , 现在进了城 , 政府鼓励我们继续绣 , 这门手艺不能丢!”
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同时 , 还抓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 各族人民共同唱响民族团结“好花红” 。
人民日报|绣出美好新生活
文章图片
把手艺做成生意
潘萧是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人 , 由于人多地少 , 交通闭塞 , 在老家几乎是靠天吃饭 , 贫困成了绕不开的坎儿 。 2018年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帮助下 , 她举家搬迁到中和镇雪花湖社区 , 成了新市民 。
“以前闲下来 , 总会做点马尾绣 , 除了家里用 , 还能在赶场的时候挣点零花钱 。 ”刚搬出大山 , 潘萧一度很焦虑 , 不知道家乡的马尾绣还能不能传下去 , “这是水族的瑰宝 , 有它就有家 。 ”
易地扶贫搬迁 , 搬得出是第一步 , 关键是如何稳得住、能致富 。 马尾绣是一种以马尾作原材料的特殊刺绣技艺 , 在水族妇女中世代传承 。
“搬迁之前我们就开始谋划 , 也想了不少招儿 。 ”社区负责人韦孟佩也是水族人 , 她深知马尾绣是水族搬迁群众共同的情结 , 必须传承和保护好 。
韦孟佩介绍 , 随着群众的陆续入住 , 社区开始引入马尾绣制作企业 , 既传承了这门非遗技艺 , 又让群众从中受益 。
“现在只要有空 , 就到附近的企业拿绣片 , 回家绣 , 绣完了还有钱赚 , 大伙可喜欢做咧 。 ”如今 , 潘萧时常会跟几个邻居搭伙绣 , 几乎跟老家没啥区别 , “真要说有啥不一样 , 就是环境好 , 日子越来越好了 。 ”
目前 , 整个社区有1500多名绣娘 , 几乎家家都做马尾绣 。 “企业会根据绣片图案的大小、复杂程度、质量等支付工钱 。 ”据统计 , 如今社区里的马尾绣制作企业已有14家 , 前不久社区还成立了马尾绣协会 , 组织带动广大群众绣出更美好的生活 。
【人民日报|绣出美好新生活】地处黔桂交界的黔南州少数民族超过40个 , 占当地人口总数的近六成 。 在脱贫攻坚中 , 黔南州注重将少数民族文化与产业、就业等融合 , 采取多种方式 , 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搬迁群众增收致富 。
人民日报|绣出美好新生活
文章图片
从田间走进车间
拿惯了锄头的覃想燕 , 怎么也没想到 , 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朝九晚五地上起班 。
家住三都县周覃镇拉近村的覃想燕是布依族人 , 2019年以前 , 一家人守着两亩地过活 , “那时候特羡慕有份工作的 , 也想过出去打工 , 但孩子正在念书 , 出远门实在放心不下 , 只能靠丈夫打零工维持着 。 ”
2019年 , 听说邻村的一家香菇企业正在招工 , 覃想燕直接跑去报了名 , “一直盼着能在家门口上班 , 好不容易等到机会 , 无论如何也得抓住 。 ”她顺利地成为企业的一员 , 第二天便来园区报到 。
“除了种香菇 , 企业还做菌棒加工 , 供应周边乡镇30多个合作社 , 带动群众一起发展产业 。 ”企业负责人陈金棒之前一直做木材加工生意 , 到了2013年 , 决定转型做菌棒 。 在政府的帮助下 , 他接连建起了育苗大棚、菌棒加工车间 , 还在周边流转土地种植菌材林 , 形成较为完整的香菇产业链 。
目前 , 该企业共有员工51人 , 27人是贫困户 。 他们大多数都跟覃想燕一样 , 摘菌子、做菌棒等 , “刚来那几天 , 一直有专人培训 , 几天就学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