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启示录③:用兵在智 胜战在术

:原题为_解放军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启示录③:用兵在智 胜战在术。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 , 我志愿军第38军113师靠着“铁脚板”一夜急行军145华里 , 比敌人早5分钟赶到三所里 。 他们与敌人激战3昼夜 , 使南逃北援之敌相隔不到1公里 , 虽有飞机、坦克支援 , 却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 创造了步兵进攻作战速度的极限 。 志愿军正是依靠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 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 扬长避短、避强击弱 , 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解放军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启示录③:用兵在智 胜战在术】抗美援朝战争 , 是双方经济力量和军队武器装备极不对称的一场战争 。 志愿军以陆军对陆海空三军 , 以平面作战对立体作战 。 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 , 某些战役战斗的炮火密度、飞机轰炸密度、战场兵力兵器密度和伤亡比例 , 甚至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纪录 。 尽管如此 , 志愿军仍然能够抓住和利用美军作战中的弱点予以打击 , 在战役、战术上实行近战、夜战、速决战 , 有效削弱了美军的火力、机动力、保障力优势 , 连续取得胜利 。 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马克斯韦尔·泰勒深有体会地说:“敌人非常狡猾 , 他们很会运用战术来降低我们的火力优势 。 ”
重视战法创新、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 是我军军事指导理论的重要内容 , 也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 “兵无常势 , 水无常形” 。 变化是战法唯一不变的特征 。 抗美援朝第四次、第五次战役中 , 志愿军改变大迂回大包围的战法 , 实行战术性的小包围 , 打小歼灭战 , 通过“零敲牛皮糖” , 积小胜为大胜 。 后来 , 又建立了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阵地防御体系 , 创造了上甘岭战役的奇迹 。
基层官兵身处作战体系链条的末端 , 是战法创新的重要力量 。 正如毛泽东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时所说 , “领导是一个因素 , 而最主要的因素是群众想办法 。 我们的干部和战士想出了各种打仗的办法” 。 志愿军第39军116师在突破临津江时 , 提前一天一夜将7500余人和70门火炮潜伏在距敌阵地前沿仅150米至300米的地段 。 战斗一打响 , 346团的1连、4连仅用5分钟就渡过了临津江 。 志愿军第27军某部班长谭秉云 , 在阻击战中巧妙运用地形 , 凭借自身过硬的反坦克技术 , 竟将美军第2师整整堵截了8个小时 。 这说明基层官兵中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和无穷的打赢智慧 。
用兵在智 , 胜战在术 。 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战争 , 既是各种新式武器装备的比拼 , 更是双方官兵军事素质、战斗素养的较量 。 好战法胜过千军万马 , 广大官兵应聚焦作战任务要求 , 把“打什么仗、和谁打仗、在哪里打仗”研究透 , 细化作战构想、创新作战方法、完善战法体系 , 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 深入研究敌情我情 , 弄清楚敌我双方的优劣对比 , 盯住敌人的死穴与软肋 , 创造克敌制胜的管用战法 , 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解放军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启示录③:用兵在智 胜战在术
文章图片
解放军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启示录③:用兵在智 胜战在术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