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大学生与母亲拥抱后离开:冰山非一日形成,父母懂得防微杜渐( 二 )


以上这一段是从新闻提取出来的内容 。
大学时期需要陪读、留级、删游戏 , 这些都不是一天造成的 。
正常来说 , 我们19岁参加高考 , 已经成年 , 应该具备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 也应该形成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抗挫能力 。
(1)“陪读”一发生 , 心理健康就要提起重视 。
如果孩子上大学的时候需要陪读 , 那么家长就要特别留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 正常的孩子是可以独自完成四年大学学业的 。
(2)“留级”说明孩子不在学习状态 。
一个高考成绩高出一本线70多分的孩子 , 智商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 为什么会留级?不是心理问题造成的 , 便是考试不及格科目过多或屡次补考不过 。
这种情况下 , 父母也要上心 。
有人提出质疑:孩子都这么大了 , 还是父母的责任吗?父母也太难了吧!
可是 , 我如果说“孩子成年了 , 不是父母的责任了” , 然后 , 父母就能对孩子听之任之不管不顾了吗?
你的孩子已经这样了 , 你除了努力帮他变得更好之外 , 还有其他选择吗?
(3)游戏 。
袁某告诉校领导 , 已经把游戏删除了 。 这就意味着他不但玩游戏 , 玩得还挺多 , 多到校领导和辅导员都知道 。
很多父母对“游戏”恨之入骨 , 我也喜欢不起来 。
因为我不玩游戏 , 而我儿子玩游戏 。 为了“游戏” , 我付出了太多的心力 , 一直在致力于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游戏 , 努力培养他自律的这条路上不断努力 。
有的时候与孩子因游戏发生矛盾 , 也会偶尔的想一想:“若是世界上没有电子游戏该多好!”
(四)父母做的是否到位 , 不能看客观行为 , 要通过孩子判断每个孩子对同一件事的解读方式都可能不同 。
比如:
今天早上 , 时间已经很紧张了 , 好不容易出门了 , 结果刚走到楼下 , 女儿想起没带彩色卡纸 , 又跑回去拿了一趟 , 回来的时候高兴地说:“还好想起来了 。 ”
可是同样的事情 , 她哥哥就会说:“太郁闷了 , 取卡纸又耽误我好几分钟时间 。 ”
同样是我养大的孩子 , 对事物的解读方式是全然不同的 。
所以 , 不要通过父母客观的行为来判断父母是否已经做到位了 , 而要通过孩子的感受和表现来看这件事 。
一个胃口很大的孩子 , 你给他两碗米饭 , 他吃不饱 , 还要盛第三碗;可是一个胃口很小的孩子 , 一碗就足够了 。
情感也是如此 。
所以 , 在“引导孩子积极乐观”这个方面 , 我需要对我儿子做出努力和调整 。
也许 , 直到我儿子18岁的时候 , 依然没有女儿那么阳光乐观 , 但我至少可以让他少悲观一点点 。 哪怕只改进一点点 , 就可以让他的人生轨迹更美一些 。
可是 , 父母的努力程度又没有一个量化或比较的标准 。
一个妈妈用了五成精力就做到了80分父母 , 可是另一个妈妈用了十成努力才做到了60分父母 。
你觉得她们谁好谁坏?根本无从判断 。
若非要说什么 , 那孩子说出来更有参考性 。 因为母亲(父爱)这个词 , 本身就是针对孩子而言的 。 母爱(父爱)的方式好与坏 , 孩子是有发言权的 。 但是同时 , 父母本身也有自我评价的权力 。
(五)解决问题的能力 , 是对人生非常关键的一项能力!不要唯分数论 , 更不要唯高考论、大学论 。
没有能力面对问题和接解问题的孩子 , 即使考多少分 , 都有可能在人生某一个阶段遇到某一个他认为非常难的问题时 , 触礁 。
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 , 不过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已 。 不要让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对高考就产生畏惧或压力 , 更不要觉得高考完了就万事大吉 , 以后全部都顺风顺水了 。
我们都知道 , 根本不是这样的 。 到大学有需要面对的事情 , 工作以后依然有可能一地鸡毛 。 所以 , 不要给孩子营造出一个“只要高考考出好成绩 , 将来就会有个好人生”这样的观念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