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逐季转好 稳定复苏——透视中国经济“三季报”( 二 )
“数字化转型对于长期专注传统加工制造的企业而言 , 是一件吃力的事 。 但不转型就会被淘汰 , 经历阵痛企业将拓展发展新空间 。 ”公司总经理金军强说 。
转型和创新的故事比比皆是 。 日前 , 第128届广交会“云上”开幕 , 近2.6万家企业参展 , 线上展品超235万件 , 更多传统外贸企业由此打开“触网”转型大门 。
“疫情给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 中国推进数字经济等新基建领域建设 , 不仅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 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 ”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毛旭新说 。
电商直播、在线办公、在线教育、远程问诊……层出不穷的新经济、新业态 , 进一步撬动14亿人口大市场蕴藏的消费潜力 。
一季度下拉4.4个百分点、二季度下拉2.3个百分点、三季度上拉1.7个百分点 , 今年以来 ,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拉动的点数逐季好转 , 三季度由负转正 ,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恢复 。
回暖的中国大市场 , 也为世界带来更多红利 。
法国美妆巨头欧莱雅 , 疫情期间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强劲 , 特别是中国市场表现亮眼 , 成为欧莱雅业绩恢复的“决定性因素” 。
美国企业强生在华医疗器材、制药、消费品等业务加速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 二季度企业在华业务恢复强劲增长 , 领跑全球其他市场 。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刊文指出 , 中国消费和经济复苏帮助一些美国公司抵消了其在美国国内销售严重下滑造成的损失 , 中国成为不少美国公司的“避风港”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释放 , 不光是我国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的体现 , 也会对整个世界经济复苏带来好处 。 ”刘爱华说 。
夯实经济持续稳定复苏势头
进入四季度 , 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有增无减 。
放眼全球 , 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将继续发展演变 , 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眼光向内 , 经济仍处在恢复进程中 , 部分指标累计仍处下降区间 , 稳定就业、居民增收还需发力 。
如何夯实经济持续稳定复苏的势头?
今年以来 , 围绕“六稳”“六保” , 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出台 , 成为推动经济快速恢复的关键力量 , 而狠抓政策落实落地也成为四季度经济持续复苏的重要着力点 。
中秋时节 , 在广州市荔湾区的广州呼吸中心项目建设工地 , 运输机械车运转不停 , 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 一天前 , 项目主体结构正式封顶 。
“这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 年中 , 我们收到了2亿元财政直达资金 , 犹如‘及时雨’ , 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供了财力保障 。 ”项目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张挪富说 。
从2万亿元财政直达资金直达市县基层到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纾困解难 , 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 再到实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 强大改革合力正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
上个月 ,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 , 成为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在线下举办的第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下个月 ,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如约而至 , 展览面积超过上届 。
从服贸会到进博会 , 从自贸试验区再扩容到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持续发力 , 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正不断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
长假8天 , 全国接待国内游客超6亿人次 , 实现旅游收入4665.6亿元;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热”不可挡 , 销售金额突破10亿元……“十一”黄金周 , 一系列亮眼数据彰显中国市场的活力和潜力 。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 中国正在构建新发展格局 , 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动力 。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 跨国企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合作机遇 。 ”西门子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赫尔曼说 , 在后疫情时代 , 一个持续开放的中国将积极助力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 。
- 新华网|纽约黄金期价19日比前一交易日上涨5.3美元
- 新华网|巴黎股市CAC40指数19日报收于4929.27点
- 新华网|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19日下跌54.33点
- 新华网|中企承建的沙特基建项目交付使用
- 新华网|日本自卫队计划向澳军提供“武器等防护”
- 新华网|该抓!11名“钓友”竟跑到港珠澳大桥桥墩上垂钓
- 新华网|“学而思网校”App等1211家网站平台受到网信部门约谈
- 新华网|香港推出虚拟现实影片 向全球推广本地旅游业
- 新华网|安理会解除对伊朗常规武器禁运 外交部:体现国际社会共同立场
- 新华网|我国农村用电条件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