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塔|千年国宝扭曲变形倾斜,修缮方案“难产”近30年( 二 )


“木塔确实‘生病’了 , 病得还很厉害 。 ”这位文物工作者说 。
局部加固与防护工作宜早不宜晚
2007年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成为木塔保护工程的技术牵头单位 。 经过十余年监测 , 该研究院发现 , 近年来二层明层自西南向东北方向 , 倾斜持续稳定增加 , 但倾斜变形过程未出现突变 。
在应县木塔保护研究所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永昕群 , 就监测结果向采访人员做了详细说明 。 他说 , 木塔变形还在持续稳定发展 , 目前变形最大的位置在二层西南侧 , 其中编号23号柱的现有倾斜量最大 , 2015年测量的柱子倾斜量(柱头中心相对于柱脚中心)超过56厘米 。 近5年 , 它的倾斜水平偏移量发展也最大 , 平均每年2毫米多 。
永昕群介绍 , 其他柱子倾斜变形 , 大体上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小 , 北侧和东北侧有个别柱子外倾 , 所以整个二层八边形外槽的变形 , 是从西南向东北推的状态 , 八边形内槽同样有这样的变形趋势 。 二层倾斜变形 , 反映在柱头高度上的变化是 , 有的柱头因内倾而沉降 , 有的柱头则因外倾而上顶 , 也连带上面几层柱子标高有相应的变化 。
木塔|千年国宝扭曲变形倾斜,修缮方案“难产”近30年
本文图片
从外观看 , 木塔二层西面屋檐明显下沉 , 柱子向内倾斜 。 本报采访人员徐伟摄
“倾斜持续增加 , 说明木塔未处于稳定状态 。 对严重倾斜的柱子 , 如果不采取针对性的加固、防护措施 , 可能会局部失稳 , 甚至在地质灾害中 , 出现局部或整体垮塌 。 ”永昕群说 。
采访人员站在正西方向眺望木塔 , 发现二层屋檐明显下沉 , 柱子向内倾斜 。 部分柱子倾斜严重 , 不少木构件出现开裂、劈裂、脱榫、被压碎等情形 。 因为多年来禁止游客攀登 , 木塔已成为鸽子的家 。
永昕群认为 , 通过这几年的监测 , 已经基本摸清木塔的变形形态、变形特点和速率 。 在这种情况下 , 可以实施有针对性的、较小干预度的局部加固与防护工作 , 而且宜早不宜晚 。
“一方面可以起到防灾作用 , 另一方面能为深入研究及编制全面、充分的修缮方案争取时间 。 ”永昕群说 。
开不出“药方”
木塔“扭曲变形”已至少70年 。 采访人员梳理发现 ,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 国家文物局曾组织专家进行抢险加固 , 但没能阻挡住木塔继续变形 。
这一修缮工程包括加固木塔台基 , 更换损坏的楼板 , 补强有空洞的主梁 , 加固劈裂的柱子 , 补修斗拱 , 重新制作平座栏杆 , 整修木塔的门、窗、栅栏 , 全面维修瓦顶等 , 此外还整修了佛宫寺内的其他建筑 。
“小时候木塔还破破烂烂的 , 有人从上一层掉到下一层 。 那次修缮后 , 栏杆、楼板、楼梯等都变结实了 。 ”原应县佛宫寺文物保管所所长杜福说 。
然而 , 此次修缮中却出现了失误 。 采访人员在孟繁兴、张畅耕写的《应县木塔维修加固的历史经验》中了解到 , “临时支顶”的两个三角撑子 , 位置弄错了 , 作用适得其反 , 弊大于利 。
10月9日晚 , 采访人员在山西省大同市见到了85岁的老文物工作者张畅耕 , 他对木塔的那次抢险加固工程比较了解 。 老人坦言:“维修时确实有失误 , 后来采取了很多补救措施 。 ”
20世纪90年代初 , 木塔的修缮保护工作再次提上日程 。 但因为存在争议 , 始终没有落地 。
采访人员查阅应县文化和旅游局档案资料获悉 , 近30年来 , 木塔的研究保护经历了两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从1991年应县木塔维修工程正式立项 , 到2006年“抬升修缮”方案暂缓进行 。 第二个阶段从2007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成为木塔保护工程的技术牵头单位至今 。
无论是第一阶段的整体修缮方案 , 还是第二阶段的局部加固方案 , 都因存在争议而没有实施 。
木塔|千年国宝扭曲变形倾斜,修缮方案“难产”近30年
本文图片
木塔内一处开裂的柱子和端头被压劈的普拍枋 。 本报采访人员王学涛摄
从1999年应县木塔修缮保护工程管理委员会成立至2004年 , 相关文物部门先后邀请50余位专家现场考察木塔 , 并委托23家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勘察设计单位 , 完成了40多项前期勘察项目 , 在此基础上 , 他们产生了“落架大修”、“现状加固”、“抬升修缮”、“钢支架支撑”等方案 。 对于不同方案的利弊 , 各路专家争论不休 。
原应县木塔修缮保护工程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总工程师柴泽俊 , 生前曾为采访人员分析过这四种修缮方法:“落架大修”实施技术上较成熟 , 可彻底加固残损构件 , 纠正扭曲变形 , 但构件更换率较大 , 拆卸下来构件的存放、消防任务也很大;
【木塔|千年国宝扭曲变形倾斜,修缮方案“难产”近30年】“现状加固”保存历史信息多 ,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木塔残损、变形等病状 , 加固不好还有可能引发更大的麻烦;
“抬升修缮”是将木塔上部险情较轻的部分抬起 , 用传统修缮办法解体修缮塔体下部 , 能从根本上整治木塔下部的病状 , 保留较多历史信息 , 但抬升装置科技含量高、技术复杂、难度大、风险大、投资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