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只为这片红土地( 二 )


“就算前路再苦再难 , 我依然激情澎湃 , 斗志昂扬 , 会为了这份信任与责任 , 坚守到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的那一刻!”蔡锡东语带坚定地说 。
“薯来运转”
乐民村天气干旱 , 土地贫瘠 , 且受台风等恶劣气候影响严重 , 仅靠单一项目或产业的经济收入 , 很难实现脱贫 。
于是 , 蔡锡东又带领工作队与村委会积极协调沟通 , 详细讲解扶贫政策 , 鼓励该村村民克服困难 , 开展种植项目创收 , 帮助贫困户提高经济收入 。
湛江气候温暖 , 冬季也能种番薯 , 反季节销售的情况比我国一些番薯主产区还好 。 而且 , 雷州半岛特有的红沙壤土 , 土质疏松 , 种出来的番薯不仅口感更佳 , 外观也更漂亮 。 近年来 , 湛江番薯产业颇具规模 , “番薯经济”颇为红火 。
这次 , 湛江海关又给出了一份富有湛江特色的“海关方案”——让农户们走上番薯致富路 。
经过一番动员 , 这一方案得到了村委会的大力支持 , 将湛江海关帮扶资金中的22万元用于开展番薯种植项目 。
而负责将这项方案落到实处的 , 是同样一心为当地贫困户谋幸福的“88后”扶贫干部李瑜峰 。
现年32岁的李瑜峰于2019年1月被选派到乐民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
“作为第二期下乡扶贫的青年 , 我是一名‘晚来者’ , 使命光荣 , 愿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战斗;作为刚脱贫没几年的农村青年 , 我还是一名‘归来人’ , 深感荣幸 , 愿带着初心反哺家乡;作为被村民寄予希望的扶贫干部 , 我又是一名‘引导员’ , 责任重大 , 愿带领村民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 ”到村里的第一天 , 他在日记上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
产业种植 , 需要当农民干农活儿 。 这对于在城市生活了几十年的队友来说确实有些困难 , 但对于从小就在农村长大、大学放假期间还帮着家人打理庄稼的李瑜峰而言 , 却算得上是熟门熟路 , 可谓“裤腿泥土未干 , 农民气息尚浓” 。
故而 , 这位名副其实的“归来人” , 成了驻村工作队里最懂“做农”的人 , 也被委派了最重的任务 。
承包土地、挖水井、种植番薯苗、洒水灌溉……李瑜峰认真协助蔡锡东跟踪项目的每一个环节 , 并以实际行动积极争取村民的支持 。 村民们被工作队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诚心和决心打动 , 纷纷加入种植番薯的队伍中 , 与工作队一起精心打理番薯地 。
一个多月后 , 红土地上28亩番薯长势喜人 , 村民们喜上眉梢 , 对脱贫致富的信心更加坚定 。
今年春节期间 , 国内疫情形势最为严峻复杂的时候 , 也是湛江海关扶贫种植基地里的番薯最需要灌溉的时候 。 李瑜峰放心不下 , 顾不上照顾尚不满两岁的儿子和身怀二宝的妻子 , 大年初六就跑回了乐民村 。
“身为党的干部 , 让贫困户稳定脱贫 , 过上好日子 , 是我来这里的初心和使命 。 到了乐民 , 我便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 。 ”李瑜峰时常想起驻村之前组织的殷殷嘱托 。
“海关的扶贫干部一点架子都没有 , 常常和我们一起下田种地 , 还传授了许多先进的种植技术给我们!”说起这位斯斯文文的“后生仔” , 村民们都交口称赞 。
一年多下来 , 李瑜峰从原本不善于与人打交道锻炼得越来越会和村民聊天 , 越来越快速掌握到他们最迫切的需求 。 村民们也越来越熟悉他 , 越来越愿意配合他开展工作 。
现在 , 乐民村已经成为李瑜峰另一个最挂心的“家”——他会担心村民养的鸡会不会生病 , 会担心五保户的病有没有好转 , 会担心种植项目的田地能不能租下来 , 会担心番薯的销售会不会遇到大困难……
当时间进入脱贫攻坚收官之年 , 乐民村也到了“啃硬骨头”的冲刺期 , 需要花更大的力气解决问题 。 李瑜峰比以往更忙 , 常常为了“大家” , 无暇顾及自己的“小家” 。 但他的家人都把自己武装成“超人” , 绝不在他面前提困难 , 在工作上给予他最大的支持 , 让他心无旁骛地扶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