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尔必达末代社长非情愿战败,为一雪前耻加入中国紫光?( 三 )


之所以是“曾是” , 只因为NEC太不会赚钱了 。 从1985年到2000年 , NEC的销售额翻了一番 , 但营业利润率平均只有2%左右 。 如此低的利润率意味着 , 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十分脆弱 , 一旦行业风向有变 , NEC根本就经不住风吹雨打 。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 , NEC就进入下滑通道 。
当然 , NEC也想挣脱2%营业利润率的泥潭 , 曾提出5%的目标 , 但一直不怎么成功 , 因为它一直没有找到低成本生产方法 。
在NEC主导尔必达后 , 这个弊端也被全套带到DRAM生产中来 。 尔必达在批量生产DRAM芯片时 , 片面追求高成品率 , 2005年512MB DRAM为当时最尖端的产品 , 尔必达的成品率是98% , 而三星为83% 。
但尔必达过高的成品率需要繁复的生产工艺流程 , 增加掩膜数和曝光次数 , 降低设备吞吐率 , 最终抬升制造成本 。
根据汤之上隆的调查 , 处理相同数量的晶圆 , 尔必达需要的制造设备数量是三星的2倍 , 成本也是三星的大约2倍 。 由于在DRAM芯片生产中 , 制造设备占据了超过50%的生产成本 , 所以尔必达和三星最终的营业利润率差距十分惊人 , 2005年三星的营业利润率为30%左右 , 尔必达则为3%左右 , 差距有如天渊之别 。
超低的营业利润率 , 使得尔必达面临DRAM产业的周期性波动时 , 生存力十分脆弱 。 从正式营业的2000年 , 到破产被收购前的2011年 , 12年间尔必达仅有4年盈利 , 其中2006年度才称得上像模像样地赚了钱 , 盈利700亿日元左右 , 但2008年和2011年又一共巨亏2300亿日元左右 , 轻松吃掉以往的盈利 , 留下难以弥补的窟窿 , 最终宣布破产 , 以25亿美元卖身美光科技 。
非情愿战败
对尔必达的破产 , 坂本幸雄并不服气 , 在采访人员见面会上 , 他将原因归咎于DRAM价格下跌、史无前例的日元升值、日本东部大地震以及泰国洪灾 , 同时认为 , 尔必达的技术水平还是很高的 。
日本尔必达末代社长非情愿战败,为一雪前耻加入中国紫光?
本文插图
尔必达时期的坂本幸雄
尔必达破产后 , 坂本幸雄做了两件事 , 一是写了一本书 , 叫做《非情愿的战败》 , 反映了他对尔必达破产的不甘与无奈;二是来到中国 , 试图利用中国的资金东山再起 , 一雪前耻 。 为此 , 坂本幸雄成立了一家叫Sino King Technology(简称SKT)的DRAM设计开发公司 。
仅从公司名字看就大有深意 , Sino意思是中国的 , King意为王 , 这是否反映了坂本幸雄要为日本半导体制造技术找到发挥的舞台 , 证明给昔日的对手看?几年下来 , SKT也有所斩获 , 它在中国的第一个合作方 , 就是大名鼎鼎地投资72亿美元的合肥长鑫存储器项目 。
坂本幸雄在中国经营了近5年时间 , 所以在2019年作为2号人物参与推进紫光集团的半导体存储器项目 , 实属水到渠成 , 而非天降奇兵 。 尤其在当前的国际贸易环境下 , 坂本正式加盟中国半导体产业更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 , 坂本的工作地点在神奈川县 , 但从产品设计到人才招聘 , 为了实现量产 , 坂本正在全面参与紫光的项目 。
不过在日本政府和半导体行业相关人士中 , 也有人提出忠告“只会被拿走技术” 。 但坂本仍决定为中国工作 。 他表示“我到秋天就73岁了 , 这是最后的机会 。 希望为日本的年轻半导体技术人员创造发挥能力的舞台” 。
日本尔必达末代社长非情愿战败,为一雪前耻加入中国紫光?
本文插图
也许 , 只有亲历过日美半导体大战的人才会理解这句话隐含的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