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一号”首次公开亮相,它将如何支持“蛟龙号”深潜科考?( 二 )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曾于2012年7月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 同时也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 2013年至2017年 , “蛟龙号”先后在我国南海、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区开展了应用下潜 , 作业覆盖海山、冷泉、热液、洋中脊、海沟、海盆等典型海底区域 , 获取了海量珍贵视像数据资料和高精度定位的地质与生物等样品 。

作为支持母船 , “深海一号”的船身后部 , 为“蛟龙号”设置了一个专属机库 , 并通过轨道与船尾相连 。 在非下潜作业时 , 可以让“蛟龙号”船身免受风吹雨淋 , 此外 , 还可以让“蛟龙号”在室内完成维护维修工作 。

“‘蛟龙号’下潜前 , 我们的机械系统会通过轨道把它推送到船尾的甲板上 , 再挂钩、布放 。 下水后 , 会有专门的‘蛙人’在水下把‘蛟龙号’船身与母船的挂钩脱开 , 船员会检查它的电力系统、生命支持系统以及推进器等情况 , 确认所有指标正常后 , 设在母船上的总指挥部发布指令 , ‘蛟龙号’进行下潜作业 。 ”“深海一号”船长段平平介绍说 。

采用动力定位系统 , 确保母船提供稳定保障

据段平平介绍 , 作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支持母船 , “深海一号”最大的亮点之一 , 是采用了DP-1动力定位系统 , 能够在情况复杂多变的海上精确固定在需要的方位上 。

“‘蛟龙号’下潜的时候 , 母船需要停留在下潜位置的上方水面 。 以前‘向阳红09’船作为母船的时候 , 可能在‘蛟龙号’下潜12个小时的过程中 , 受洋流或者风的影响 , 母船就漂出去了十几海里 。 ”段平平解释说 , “深海一号”配备的动力定位系统 , 可以确保母船精准停留在潜水器上方 , 更好地提供通信等保障服务 。

在节能降噪方面 , “深海一号”也进行了特殊的技术设计 。 “这艘船的推进器采用的是电力系统 , 可以减少船舶本身产生的噪音 , 对船舶底部声学换能器的影响降到最低 , 提高了全船声学设备工作的数据准确率 。 ”段平平表示 , 这也使“深海一号”能更好地为科考服务 。

据悉 , 目前 , “蛟龙号”已完成陆上技术升级工作 , 即将搭乘专属新母船“深海一号”开展后续海上试验 。 “深海一号”在完成南海专项设备海试后 , 将正式进入业务化应用 , 大幅度提升 “蛟龙号”下潜作业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