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触网年龄再降低 网络素养需培养

  触网年龄再降低 网络素养需培养

  专家建议“网生代”健康上网需要知网、懂网

  互联网正在影响孩子的童年 , 未成年人上网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 。 《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指出 , 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未成年人生活学习 , 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 。 报告调查显示 , 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9.2% , 显著高于中国总体互联网普及率(64.5%) 。 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 , 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达到78% , 首次触网的主要年龄段集中在6至10岁 。

  网络重塑童年已成事实

  问题焦点在网络素养

  现在的未成年人被人称为“网生代” 。 “网生代”生下来就是“网络原住民” , 生活处处都在触网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2017年世界儿童状况:数字时代的儿童》报告指出 , 全世界每天有超过17.5万名儿童第一次上网 , 平均每半秒钟就会新增一名儿童网民 。 与此同时 ,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网络不良社交等方面的报道屡见报端 。 很多人认为 , 未成年人行为失范 , 甚至出现的极端事件都与未成年人过早接触互联网有关 。

  网络究竟是“异化”孩子的洪水猛兽 , 还是促成信息时代“原住民”进化的加速器?问题的焦点在于驾驭网络的素质与能力——网络素养 。

  北京联合大学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惠凡认为 , 对于未成年人 , 网络素养是指与网络相关的素质与修养 , 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层面 。 “通常来讲 , 网络素养可以分为‘知网’‘用网’‘融网’三个方面 。 其中 , ‘知网’主要包括认识网络、理解网络和安全触网 , 即掌握网络基本知识 , 了解网络的特征和功能 , 具备高度的网络安全意识;‘用网’主要是指具备网络信息的获取、识别、评价和传播能力 , 做到善用网络 , 从容、理性、高效上网;‘融网’主要是指智慧、阳光、依法上网 , 即具备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 , 具有自律和自控能力 , 能够创造性地使用网络 。 ”

  对于如何培养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 ,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詹新惠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网络安全防范与自我保护知识的教育 , 是未成年人网络媒介素养的首要内容 。 ”在她看来 , 网络安全是当前互联网与新媒体存在的最大风险和隐患 。 未成年网民缺少一定的网络技术知识和安全常识 , 没有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 , 同时又易于受好奇心驱使 , 受情绪影响 , 盲目冲动 , 在网络上很容易成为被攻击和被欺骗的对象 。 因此 , 有必要在中小学课堂开设网络安全课程 , 讲授基础的网络安全知识和隐私保护常识 , 辨析网络上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和陷阱 , 从主观上建立起网络安全的“防火墙” 。

  “同时 , 未成年人的生活相对单一 , 网上学习、网络聊天和游戏娱乐成为其校园学习之外最主要的活动方式 。 要指导未成年人预防网络沉迷、网络成瘾 , 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 适度使用网络应用 。 所以 , 指导未成年人文明上网 , 文明用网也是关键 。 ”

  此外 , 她还建议要引导未成年人思辨性地看待网络亚文化的各种现象 。 “网络文化、网络内容鱼龙混杂 , 良莠不齐 , 未成年人的文化价值观处于形成阶段 , 极易受二次元文化、鬼畜文化、饭圈文化等各种网络亚文化的侵蚀和渗透 , 脆弱、善变 , 甚至成为网络暴力、网络侵权中的一员 。 加强未成年人对网络文化、网络现象的认知 , 批判性接受网络文化狂欢 , 避免走向网络群体极化和群体迷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