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报|赛场观澜,硝烟背后有思量( 三 )


“你好”“谢谢”……行走在各个项目的比赛现场、部队宿营地 , 不管是吃饭、训练 , 还是比赛时相遇 , 外军朋友们总会用简单的中国话与中国队员打招呼 , 并且微笑地竖起大拇指 。
【采访人员感言】在全球疫情肆虐的当下 , 中国仍坚持派部队赴俄参赛 , 向世界有力宣示了中国抗疫模式的胜利 , 传递了携手全球、抗击疫情的积极姿态和坚定决心 。 在这场世界军人的大联欢中 , 一盘中国风的饺子、一句中国式的问候 , 拉近了中国军人与各国参赛队员心灵 。 在开放交流中增进了解 , 在互学互鉴中扩大“朋友圈” , 这是我们积极参赛的重要收获 。
提升普通民众参与度 , 让民众看得见实兵演习——
国防教育的“嘉年华”
一场国际军事比赛 , 既是各参赛国的军事竞技 , 也是一次生动的国防教育 。 置身赛场内外 , 处处浓厚的军事文化氛围和民众的深度融入参与让采访人员印象深刻 。
在“坦克两项”的比赛地阿拉比诺靶场外 , 分布着各式各样的武器装备展示区和射击体验区 , 每天都有大量民众前来参观军事展览 , 现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参数性能等情况 , 好奇心十足的青少年有的还爬上坦克一探究竟 。 最受大家欢迎的是射击体验区 , 许多小朋友在家长陪同下进行了各类枪支的射击体验 。
一次 , 采访人员偶遇了观众阿列克谢 , 他正好带着两个小孩进行步枪和手枪的射击体验活动 , 他说:“小孩应该多进行这种带有武器射击的体验活动 , 这样在将来才能更好地保卫祖国 。 ”话音刚落 , 一旁的射击体验负责人季莫费延科向采访人员介绍说:“我们组织这样的活动 , 主要是为了年轻一代能够熟悉武器装备 , 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战斗精神 。 ”
为了实现国际军事比赛向民众普及国防教育、培塑爱国精神的目的 , 俄方坚持在开放办赛中提升普通民众参与度 , 让民众看得见实兵演习、摸得着武器装备、记得住战斗英雄 , 潜移默化中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尚武精神 。
走进“开阔水域”项目举办地——弗拉基米尔州奥卡河训练场 , 采访人员仿佛进入到一个真实的战场:波光粼粼的河面上 , 马达轰鸣、水花飞溅 , 各类大型舟桥装备往来驰骋 , 岸坡上浓烟滚滚、炮声隆隆 , 空中不时有武装直升机低空盘旋、战斗机轰鸣而过 。
类似的场景也出现在“空降排”“安全环境”“汽车能手”等项目上 , 战车轰鸣、尘烟飞扬、炮声隆隆、士兵突击……近距离的战争氛围给人带来强烈的视听冲击和心灵震撼 。
今年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 , 曾经在二战中付出巨大牺牲的俄罗斯 , 已将庆祝胜利日活动列入国内年度重大政治议程 , 举国上下采取各种隆重活动缅怀那段特殊岁月 。 在“国际军事比赛-2020”这个国际性比武赛场上 , 俄方在弘扬二战历史上同样下足了功夫 。
走进“国际军事比赛-2020”任何一个项目比赛场地 , 在随风飘扬的旗帜、陈列展示的武器装备、功能各异的展馆会场上 , 庆祝胜利标志随处可见、清晰醒目 , 售卖的衣服、玩具、鞋帽甚至食品包装袋上都巧妙地设计了纪念标志 。 俄方专门举行了纪念卫国战争的“记忆之路”专题展 , 并在欢迎辞、新闻发布会及各种会议场合 , 反复建议各国参赛队员前往参观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该展主要反映了从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 到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 在这1418天里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典型英雄故事、战争进展、牺牲的苏联军民人员信息 , 以及苏联轻型武器装备、军装、军旗、军标、军人书信等历史实物 。
在展厅内漫步前行 , 仿佛穿梭在时光长廊 , 遍览苏联军民顽强抵抗侵略者、英勇保卫家国的艰辛历程 , 让人时刻铭记战争的残酷、和平的珍贵 。 参观结束后 , 陪同采访人员的翻译伊万动情地说:“我为这段伟大光荣的胜利史感到无比自豪 , 并会永远铭记在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