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一切我们自己来” 他为中国两艘航母装上强健“心脏”( 二 )

  “必须这么做 。 ”赵跃平斩钉截铁地说 , 因为一旦跟随了别人的技术方案 , 就意味着步步跟随 , 就会导致技术和设备上的依赖 , 就会受制于人——谁敢把心脏搏动的控制权交到别人手中?

  航空母舰供电系统规模之大、程度之复杂 , 在国内舰船建造史上是空前的 。 赵跃平带领团队攻关一项项技术 , “闭关”两三个月对于整个团队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

  “辽宁舰”首航时 , 赵跃平不顾所领导和家人阻拦 , 要求亲自跟船 , “在家也是提心吊胆 , 还是在船上踏实” 。 甲板下的发电机房不见天日 , 只有灯光照明 , 在里面工作的他经常忘记了白天黑夜 。 即使躺在客舱床上 , 一有情况发生 , 他又如弹簧般跳起来 , 叫上技术人员一头扎进机房 。

  2013年11月 , 在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组织的成果鉴定会上 , “辽宁舰”供电系统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如今 , 由赵跃平担任供电系统设计领头人的完全国产航母“山东舰”也已完成多项试航任务 , 其强大的“心脏”和“造血系统”让它一直保持着健康运行 。

  自筹资金研发新技术 , 推动行业前行三至五年

  攻克“辽宁舰”“山东舰”供电系统后 , 赵跃平又瞄准了未来舰船的超大功率“心脏”——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 。

  2015年10月 , 赵跃平了解到某大功率汽轮发电机组改造需求 , 敏锐察觉到这是影响未来舰船动力发展的重要机遇 。 经过半年的专项论证 , 他决定在所内申请自筹资金 , 尽快开展研发 。 “如果申请国家经费 , 从汇报论证到立项获批 , 至少需要一两年 。 现在 , 两年不到 , 研发已经完成了 。 ”从原来的5兆瓦设计能力跨越到20兆瓦级 , 容量增长四倍 , 赵跃平此举直接将行业技术往前推进了三至五年 。

  近年来 , 工业4.0、智能制造等新概念不断涌现 , 赵跃平意识到这些概念带来的可能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 他又把所有精力倾注到“智能化辅机系统”创新项目上 , 在半年时间里从无到有地搭建起“智能化演示验证系统” 。

  或许因为站在了技术发展的前沿 , 赵跃平说:“我只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 , 所谓水到渠成 , 我该为更多涌来的后浪 , 提前铺设好渠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