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如柳条般坚韧——淮河蒙洼人杨大燕浴“水”新生

:原题为_新华网|如柳条般坚韧——淮河蒙洼人杨大燕浴“水”新生。
新华社合肥10月14日电 题:如柳条般坚韧——淮河蒙洼人杨大燕浴“水”新生
新华社采访人员水金辰、刘方强
傍晚时分 , 夕阳映照着河塘 , 几只白鹭在水上啼叫 , 氤氲的水汽在空中弥漫 。 每当这时 , 杨大燕心里都倍感满足 。 他和往常一样来到承包的柳条地里 , 掐去老枝、剥去老叶 , 望着它们向上生长 。
他说:“这叫希望 。 ”
【新华网|如柳条般坚韧——淮河蒙洼人杨大燕浴“水”新生】这里是安徽省阜南县郜台乡 , 也是淮河蒙洼蓄洪区的最下游 。 每逢蓄洪 , 郜台是蓄水时间最长、最后退水的地方 。 而这里正是杨大燕梦开始的地方 , 也是他度过灰色童年的故乡 。
都说蒙洼是个“水口袋” , 淮河一发大水 , 这里作为行蓄洪区 , 开闸蓄水 , 以减轻淮河干流防洪压力 。 国家治淮70年来 , 这里共在13个年份蓄洪16次 。 “好涨水”成为蒙洼人根深蒂固的记忆 。
“小时候一发大水 , 家里种的小麦、黄豆一淹 , 什么都没了 , 就得挨饿 。 ”杨大燕回忆说 , 那时候父母用柳条编出簸箕、箩筐等物件 , 去外地换回大米 , 让一家人挨过青黄不接的日子 。
蓄洪时 , 一片汪洋的蓄洪区里庄稼已被淹死 , 人们困居于庄台之上 , 常常望着水中恣意生长的柳条发呆 。 “编筐打篓 , 养家糊口”是当地人耳熟能详的俗语 , 柳编却并未作为一项产业得到发展 。 平常年份种粮丰收、蓄洪时绝收等待救济 , 几十年来 , 蒙洼蓄洪区的百姓一直在贫困的“沼泽”中难以抽身 。
这里 , 曾经看不到希望 。
在20世纪90年代初 , 新婚不久的杨大燕选择离开老家到广州打工 。 在广州火车站 , 他手举求职广告牌 , 写上“唯一的卖点”——来自阜南 , 会编柳编 。
站在对外开放窗口的广州商人了解海外需求 。 因美观和环保 , 柳编产品在国外很受欢迎 。 随后几年 , 杨大燕的柳编技能让他在广州站稳了脚跟 。 他不仅创立了柳编工艺品贸易公司 , 还到美国、德国、阿联酋等地参加展销会 。
走得再远 , 杨大燕也未曾忘记 , 家乡的柳条给予了自己新生 , 而他也一直在琢磨将新生带给村子里的人 。
2016年 , 杨大燕夫妻俩回到郜台 , 在当地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种植杞柳 , 并创办了柳编工艺品公司 。 从种植到加工、生产、销售 , 这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 并带动当地200多人就业 。
如今 , 阜南县已发展成“中国柳编之都” 。 作为国内最大的柳编出口基地 , 阜南共有柳木加工企业近300家 , 2019年实现产值近90亿元 , 出口额达2.66亿美元 , 产品畅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 柳编产业带动1.5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 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第一产业 。
杨大燕说 , 这里变得大有希望 。
“深水鱼浅水藕、滩涂洼地栽杞柳、鸭鹅水上游、牛羊遍地走” , 如今 , 蒙洼蓄洪区里唱起了新歌谣 。 “淮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 我们要学会与它和谐相处 。 因地制宜打造行蓄洪区适应性农业 , 带动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发展 , 这是我们今后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 。 ”阜南县委书记崔黎说 。
杨大燕的厂房里 , 粗细不一的柳条摆放一地 , 工人们坐在小马扎上 , 柳条在手中上下翻飞 。 他的手机不时地响着 , 虽然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和洪灾的双重冲击 , 但订单并没有减少 。 安排好公司的工作 , 杨大燕就要踏上前往广州的航班 , 客户在那里等着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