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应权衡】吉姆·奥尼尔文章:西方应权衡 对抗中国得不偿失

【西方应权衡】吉姆·奥尼尔文章:西方应权衡 对抗中国得不偿失。_原始标题:吉姆·奥尼尔文章:西方应权衡对抗中国得不偿失
参考消息网10月14日报道 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10月12日发表高盛资产管理公司前董事长、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吉姆·奥尼尔的题为《中国-西方缓和的逻辑》的文章 。 文章指出 , 那些主张与中国进行更多对抗的人必须权衡他们的方式按照预期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 并权衡对抗政策将减少中国的增长并可能减少西方的经济机遇的可能性 。 全文摘编如下:
虽然在新冠危机期间 , 西方对中国的焦虑有所减弱 , 但西方对中国态度将日益强硬的担忧并未消失 , 而且这种强硬随时可能重新出现 。 鉴于中国巨大且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 , 这些紧张关系对世界而言是一个重大的、令人烦恼的难题 。 此外 , 另一个重要经济强国美国未能有效地管理当前的危机无疑无助于这个形势 。
由于我的专业背景 , 我通常首先以宏观经济学家的身份看待像中美关系这样的问题 。 但作为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 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更加细致入微 , 不仅考虑到经济层面 , 还考虑到安全、外交、文化以及其他因素 。
为此 , 我们应当采取一种更广泛的“优化框架”来理解和管理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关系似乎才是合理的 。 不应把事情过于简单化 , 但如果中国代表的经济机遇可以表示为原点 , 那么想要对抗中国真实存在的或让西方感到正在进行的侵犯行为的西方领导人 , 需要权衡这种对抗带来的与原点之间的距离 。
【西方应权衡】吉姆·奥尼尔文章:西方应权衡 对抗中国得不偿失。这样的想法是很自然的 , 而且我怀疑这已经含在英国和欧洲政府近年来对待中国的方式中 。 但在遵循这一框架时 , 决策者们需要问自己一个更微妙的问题:在改变对华政策方面 , 强大的经济接触比严厉的对抗更有效吗?
回答这样的问题将需要开放的思维 。 在本月中国的黄金周假期期间 , 很多中国人似乎在国内到处旅行 , 却没有引发另一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然而 , 当我向其他西方人指出这一点时 , 他们的第一直觉就是质疑这些证据 , 并否认中国数据的可信度 。
如果中国的确是今年阻止了新一波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仅有国家 , 那我将更赞同这一论点 。 但相似的情况能够在日本以及韩国等地找到 , 这表明我们如果是寻找经验教训 , 而不是忽略证据 , 将得出更好的结论 。
很快 , 我们将有中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数据 , 很多分析人士预计 , 同比增速将在5%左右 。 如果是这样 , 那么将有充分的理由相信 , 中国正在经历典型的“V型”复苏 。
当然 , 这些都只是预测 , 而任何未预见到的事态发展都可能彻底改变局势 , 正如2020年所展示的那样 。 但如果目前的增长数字相当准确 , 那么这意味着中国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在2019年为14.1万亿美元)将在这个十年的晚些时候 , 或在那之后不久赶上美国2019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21.4万亿美元) 。
此外 , 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 , 中国准备在明年为全球GDP再贡献1.5万亿美元 , 而中国的消费者将推动其中的将近40% 。 中国实际上将在一年的时间内创造另一个澳大利亚或西班牙 。 而鉴于消费支出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继续占据日益增加的比重 , 中国所提供的经济机遇的规模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
那些主张与中国进行更多对抗的人必须权衡他们的方式按照预期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 并权衡对抗政策将减少中国的增长并可能减少西方的经济机遇的可能性 。 如果最后产生的结果如其所料 , 那么西方领导人可能会认为对抗战略是值得的 。 但如果存在中国增长将继续、而西方的机遇将减少的情况——而这种情况是可能的 , 那么西方的对抗政策将完全弄巧成拙 。
对另一个国家的价值标准和做法大声发表意见可能是出于情绪宣泄 , 但有大量的历史证据表明 , 一个国家的公民往往重视经济机遇超过大部分其他问题 。 这一公理适用于美国、英国以及欧洲 , 也同样适用于中国 。
此外 , 即便一个国家的领导层在权衡潜在付出的代价后仍更喜欢对抗的方式 , 以积极接触而不是零和边缘政策的方式与别的国家合作 , 将更有可能解决问题 。 外交和其他更微妙的接触形式 , 肯定比武力威胁以及贸易战更能改变一个国家的价值标准与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