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论的历史和心理“土壤”( 四 )

由于阴谋论往往能给人带来更多安全感和确定性 , 这种信息也更容易得到认可 。 阴谋论的信徒还会在互联网真假莫辨的海量信息中寻找能够证明自己信念的蛛丝马迹 。

事实上 , 互联网时代并不只是信息时代 , 而更是注意力时代 。

当信息达到一定数量级时 , 哪些信息能够让人接受就变得更加关键 , 但能够让人更容易接受的信息未必就是真实的信息 。 在很多情况下 , 这种信息是更符合受众期待和理解能力的信息 。 阴谋论抓眼球的能力显然要比枯燥的辟谣强得多 。

面对阴谋论和容易相信阴谋论的人 , 应该怎么办?

彭凯平提示 , 最主要的方法是接受完整的科学教育 , 特别是培养科学思维的方法 。 这种科学思维包括逻辑分析、辩证思维、换位思考 , 核心就是要有证据、证明和证伪的科学态度 , 当一个看起来无论多么合情合理的解释摆在我们面前时 , 科学的态度首先就是要看是否有证据、是否符合逻辑、有没有办法验证其对错 , 而不是本能地接受、相信和传播它 。

来源:2020年10月14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