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网|抗美援朝老兵孙景坤 : 上战场保家卫国,回家乡为民解忧

:原题为_中国军网|抗美援朝老兵孙景坤 : 上战场保家卫国,回家乡为民解忧。
百战归来一布衣
——抗美援朝老兵孙景坤纪事(下)
■解放军报采访人员 丁增义 柴华 张军胜 杨明月

中国军网|抗美援朝老兵孙景坤 : 上战场保家卫国,回家乡为民解忧
文章图片

孙景坤近照 。 解放军报采访人员 孙阳摄
风雨流年洗故川 , 断桥南望忆烽烟 。
黄尘漫掩他乡土 , 冷月孤悬子夜天 。
苦痛祗教心底涌 , 荣光不与外人宣 。
每思马革沙场裹 , 青史丹书卫国篇 。
秋日 , 雨后 , 微凉 。
96岁的孙景坤躺在辽宁省丹东市光荣院一间干净整洁的房间里 , 身上盖着薄被 , 明亮的阳光透过床前的窗户照在他消瘦的面庞上 。
岁月和疾病侵蚀着他的身体 , 他只能勉强听清我们凑到耳边的话语 。 对于六七十年前那些战火硝烟的问询 , 他几乎不假思索就能给出答案 , 尽管只是些零星片语 。
不经意间 , 孙景坤会转头看一眼挂在床内侧墙上的那身志愿军老军装 , 上面缀满了各式各样的勋章 。 细数其间 , 有1枚一等功奖章、2枚二等功奖章和2枚三等功奖章 。
那是孙景坤一生中的高光时刻 , 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他埋进记忆深处 。 脱下这身胸前缀满勋章的军装 , 孙景坤在人们眼中 , 是一个心系集体的生产队长 , 一个躬耕乡野的庄稼汉 , 一个大公无私的老兵 。
这些身份 , 似乎都和英雄二字无关 。
这些身份 , 却又是一个英雄的底色 。
队 长
和上世纪50年代许多中国军人一样 , 孙景坤的人生被时代洪流分成了上下半场——上半场征战沙场保家卫国 , 下半场回归家乡参加建设 。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 , 南征北战的孙景坤复员返乡 , 回到老家辽宁省安东市蛤蟆塘镇山城村(现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 , 成为一名复员军人 。
当兵8年 , 孙景坤从农民到战士 , 又从战士回归农民 。
孙景坤觉得 , 自己身体不好 , 从朝鲜回国后一直在养伤 。 况且他文化程度不高 , 认不得几个字 , 还是回乡继续当农民 , 建设农村的同时也可以照顾年迈的父母 。
“我是党员 , 党叫干啥就干啥 , 就在农村参加合作社了 。 ”
当年和孙景坤一起参军的同村乡亲有12人 , 活着回来的只有3人 , 另外两人都有伤残 。 安然归家 , 已是万幸 , 孙景坤把党组织关系交给了村党支部 , 退伍手续交给了地方民政部门 , 对自己的功绩只字未提 。
从回到山城村的那一天起 , 一个战斗英雄便“消失”了 。
回村第三天 , 孙景坤就拿起农具到生产队参加劳动 。 村里人只知道他参军前当过农会副主席 , 在部队打过仗、入了党 。 孙景坤很快成为村里生产一队的队长 , 农忙时 , 促农事 , 争取多产粮食;农闲时 , 抓收入 , 搞活集体经济 。
当年 , 村旁有条小河 , 常常引发水灾 , 淹没庄稼 。 孙景坤带头用篮子挑土 , 用肩膀扛石头 , 领着乡亲修了一座简易堤坝 , 护住了农田;并用几年时间在家乡滚兔岭上栽种下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 。
在孙景坤大女儿孙美丽的记忆中 , 父亲当了生产队长后 , 每天都忙得不着家 , 吃完饭就带上一把锄头或铁锹出门 , 走到哪 , 干到哪 , 一心扑在集体事业上 。
为了让村民们尽快脱贫致富 , 1984年孙景坤组织村民先后成立了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 。
孙景坤一心牵挂的 , 还有困难村民的生活 。 80多岁的五保户崔大爷老两口身患疾病 , 在孙景坤的关心照顾下安度晚年……
上战场保家卫国 , 回家乡为民解忧 。 孙景坤这位老兵、老党员受到村民的敬重 , 生产队长一干就是20多年 。
【中国军网|抗美援朝老兵孙景坤 : 上战场保家卫国,回家乡为民解忧】农 民
山城村村民也是多年后才知道 , 他们敬重的这位生产队长 , 不是一位普通的老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