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黑土地上的脱贫新画卷

:原题为_新华网|黑土地上的脱贫新画卷。
新华社哈尔滨10月14日电 题:黑土地上的脱贫新画卷
新华社采访人员王建
危房改造、产业扶贫、兜底保障……在黑龙江省广袤的黑土地上 , 全省2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 1778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 , 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 一幅幅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
告别苦日子 皱纹里展笑颜
走进黑龙江省桦川县悦来镇苏苏村 , 远远地就能看见一座黄色的小屋 。 边上倒塌的房子 , 还留着半截土墙和一些木椽子 。 走到门口 , 贫困户李春林开门迎接 。 房子一室一厅 , 虽然不大 , 但收拾得干净整洁 , 看上去舒适而温馨 。
2013年李春林患上肺癌 , 花掉了准备翻盖房屋的积蓄 , 还欠了不少外债 , 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
“原来的土房摇摇欲坠、四面透风 , 国家政策好啊 , 建新房给我补助了2.8万元 。 ”在亲属的资助下 , 李春林在土房的边上建起了46.6平方米的新房 。
2018年7月10日是李春林最难忘的日子 , 这一天他搬进了新房 。 “当时激动得都没睡着 。 住了大半辈子小土坯房 , 没想到还能住进砖瓦房 。 ”李春林笑着说 , 告别了苦日子 , 现在吃、穿不愁 , 看病、住房、孩子上学都有保障 。
李春林家发生的变化 , 是黑土地上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 2017年以来 , 黑龙江省通过购买(置换)、租赁等方式改造危房1.5万余户 , 近3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住房安全有保障 。
近年来 , 黑龙江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 , 采取“省级部门督导+市县乡村联动”方式 , 组织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等15万余人 , 深入村屯、农户等 , 全面开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大排查 。
黑龙江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 目前全省贫困人口吃、穿、教育、医疗、住房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 到2019年底 , 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累计脱贫61.3万人 , 贫困发生率降至0.07% 。
鼓起“钱袋子” 产业更有后劲
在黑龙江省拜泉县长春镇滑子菇产业扶贫基地 , 裕民村49岁的贫困户时雪花正在采菇 。 她每天早出晚归 , 一天能挣到100多元 。 “每个月在家门口能挣到3000多元 , 俺们很满意了 。 ”时雪花说 。
拜泉县地处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 为探索脱贫长效机制 , 拜泉县把资产收益分配和劳动挂钩 , 发挥扶贫产业项目资产收益金正向激励作用 。 目前拜泉县有产业扶贫基地22个 , 安排就业人员5000余人 , 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
眼下 , 黑龙江省海伦市向荣镇鹅孵化繁育中心为向前村贫困户张国义代养的扶贫鹅雏已出售 , 增收1000元 。 除了养殖收入 , 张国义每年还有光伏发电分红2000元、特色小菜园2000元、扶贫林500元等产业收入 。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 海伦市形成了“1+3+5”的特色产业扶贫体系:“1”是电商产业;“3”是发展大鹅养殖、光伏发电、秸秆燃料;“5”是发展小菜园、小牧园、小菜窖、小农场和小型公益岗位 。 海伦市确保每个贫困户至少有2个以上增收产业 , 户均年增收2500元以上 。
黑龙江把发展扶贫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 全省落地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项目3972个 。 此外 , 黑龙江省2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 建成“光伏扶贫电站”9286个 , 实现贫困户产业增收项目全覆盖 ,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始终高于全省农村居民平均水平 。
啃下“硬骨头” 兜底更有保障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泰来镇同乐村贫困户牛延祥 , 去年做了第二次直肠癌手术 。 “这次住院花了3万多元 , 报销比例有95% 。 ”67岁的牛延祥说 , 2013年他患上直肠癌 , 当年做了第一次手术 , 这场大病让家里的生活陷入困境 。
牛延祥说 , 2015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 , 不仅免交了农村合作医疗需要个人承担的260元 , 还享受到了先看病后付费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