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晨读|食鲈记

:原题为_新民晚报|晨读|食鲈记。
秋风起兮木叶飞 , 吴江水兮鲈正肥 。 为了一尝莼鲈之思 , 我们驱车来回200公里……
新民晚报|晨读|食鲈记
文章图片
三年前 , 苏州名士叶放老师参与拍摄《舌尖上的中国之三》之文会宴 , 为了完美呈现“金齑玉脍”这道古代的名菜 , 曾经在东太湖庙港一带寻寻觅觅那中国花鲈 , 片子记录了这一切 , 叶老师那一声声“花鲈有伐?花鲈有伐?”让人记忆犹新 。
金齑玉脍原名鲈鱼脍 , 最早出现在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书中 。 据说隋炀帝下江南品尝此菜时 , 因鱼肉洁白如玉 , 味道鲜美 , 汤汁色泽金黄 , 连声赞曰“金齑玉脍” 。
我也参与了《舌尖3》在苏州南石记的拍摄 。 巧的是 , 那天上午 , 庙港老镇源姜啸波竟然打电话告诉叶老师找到了一条野生花鲈 , 这让我们大家兴奋不已 。 我们已经在拍摄中 , 只能让啸波开车送来苏州 。 于是 , 叶放老师、郑培恺先生、马可先生和我一起充分发挥想象力 , 纷纷猜测起这条鱼的长相 。 而只有2两重的野生花鲈 , 虽然让我们饱了眼福 , 中国烹饪大师潘小敏先生也在场 , 但也无法将此鱼做成“金齑玉脍” 。
最后 , 我们作出了一个令摄制组大感意外的决定:放生!
可惜的是 , 这样独具创意和爱心的镜头最后并没有出现在《舌尖3》的片子里 , 片子中采用了养殖的加州鲈鱼的镜头资料 , 留下了不少遗憾 。
上海去往庙港的路上 , 车出青浦金泽 , 就是吴江汾湖 , 汾湖有个东联村 , 当年西晋张翰为了“莼鲈之思” , 三千里路途回家乡 , 就是回到了吴江东联村 。 在这里 , 现在已经建起了张翰纪念馆 。 其实早在宋代 , 吴江就有三高祠 , 祭祀范蠡、张翰、陆龟蒙这三位和吴江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名人 。 清初长洲学者张大纯实地调查后 , 在《三吴采风类记》中也明确记载张翰墓就在二十九都二图南役圩 , 而张翰墓经过这几年的房地产大开发 , 早已无影无踪 。
令人高兴的是 , 吴越美食推进会的创始会长蒋洪先生告诉我 , 汾湖已有村民在试着养殖太湖花鲈了 , 花鲈养殖必须要在半野生的环境中 , 否则存活率低 , 肉质也差 。 今年6月的某一天 , 我们有幸在吴江宾馆品尝了徐鹤峰大师独创的玫瑰盐板花鲈鱼柳 , 就是选择了养殖的太湖花鲈鱼 。 鲈鱼去皮剔骨切成厚片 , 放在灼热的玫瑰盐板上稍微炙烤一下就可食用 , 鲜嫩脆爽 。 虽然我之前在铁板烧中也吃过如冰鱼等海鱼 , 在肉质细嫩方面和花鲈相比真是相差了好几百海里 。 嘉禄老师也曾经为太湖花鲈写过一篇文章 , 题目就叫《一条嘚瑟了一千七百年的鱼》 。
秋风起兮木叶飞 , 吴江水兮鲈正肥 。
前几天 , 姜啸波竟然找到了一条2斤重的野生太湖花鲈 , 他忙着拍照片发在吃货群里、发在朋友圈里 , 说是开业多年也没见过那么大的野生花鲈 , 大家一片欢呼声 。
于是 , 第二天中午 , 我和叶放老师等好友 , 从上海、从苏州、从松陵汇聚在庙港老镇源 , 只为这一条传说中的“七星花鲈” 。
眼前这条花鲈 , 堪为太湖鱼类中的极品 , 身材修长、鱼鳞闪亮 , 沿着鱼脊排列的一排星斑 , 闪闪烁烁不输豹纹 , 漂亮而有野性之美 , 又像极了西晋青瓷瓷器上的褐斑装饰 , 煞是好看 。
啸波想了半天 , 最后决定以清蒸古法来呈现鲈鱼的本味 。 王大厨庄重地接过鲈鱼 , 口中似乎念念有词 , 然后……热气蒸腾之际 , 硕大腰盆端上台面 , 鱼鳍如旗帜高张 , 雪白粉嫩的鱼肉在剞刀处翻开 。 先喂了手机 , 然后大家一起下箸 。 比较养殖的花鲈 , 此物更加细腻滋润 。 筷头所到之处 , 肉头纷披 , 如花瓣一般散落 , 讲真 , 心里确实有点说不出的味道 。
从庙港回上海 , 车子又经过了汾湖 。 我寻思 , 不知现在花鲈养殖进展如何了?这里已经被确定为长三角一体化的试验区 , 如果花鲈养殖成功 , 相信沪上的馋老胚们 , 一定会像秋冬时节蜂拥而去阳澄湖吃大闸蟹那样 , 转道而来汾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