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郑军华带领全国第一支到达武汉的医疗队奋战67天 促成首例新冠肺炎病人遗体解剖

:原题为_上观|郑军华带领全国第一支到达武汉的医疗队奋战67天 促成首例新冠肺炎病人遗体解剖。
黑了 , 瘦了 。 结束在武汉67天“战斗” , 遇到郑军华的每一个人都这么形容他 。
作为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 , 在武汉的日子里几乎不晒太阳 , 但一直处于应激状态 , 肾上腺素分泌过多 , 所以黑了 。 吃得比平时多 , 但消耗是平时的数倍 , 每天只睡两三小时 , 所以瘦了 。 泪点也更低了 , 只要一提及武汉 , 他就有流泪的冲动 , 直到回到上海三个月后 , 他才能语调平静地回忆那些日子 。
日前 , 郑军华荣获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 。 采访中 , 他说:“无论生命中有多少波澜壮阔 , 我们最迷恋的 , 始终是包裹在烟火人间里 , 平凡琐碎的温暖和感动 。 ”
等待他们是场“硬仗”
出征 , 在大年三十的冷雨夜 , 武汉封城第二天 。
这天晚上7时30分 , 正在医院值班的郑军华接到紧急电话 , 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即将出发 , 由他担任领队 。 他匆忙回了趟家 , 9时30分赶到虹桥机场 。
郑军华坦言心里没底 。 这是一支临时组建的“混编旅” , 135名医护人员分别来自52家医院 , 年龄最长的67岁 , 最小的25岁 , 花名册是手写的 , 旗帜是借来的 。 就连到底去哪家医院 , 也是在飞机起飞前一刻才知晓 。
目的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 是武汉地区唯一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公共卫生医疗救治基地 , 而此时已有20多位医护人员感染新冠病毒 。
白衣执甲 , 等待他们的是一场“硬仗” 。 1月25日凌晨1时30分 , 距离武汉封城不到40小时 , 他们成为全国第一支到达武汉的医疗队 。
这一夜 , 郑军华彻夜未眠 , 惦记天亮后的全体会议怎么开 。 这一夜 , 很多队员戴着口罩睡觉 , 未知的恐惧无处不在 。
“混编旅”成“尖刀团”
上海医疗队接手金银潭医院重症病房 , 30多个重症病人 , 三分之二戴着呼吸机 。
困难前所未有 。 有的防护服太薄 , 不符合防控要求 , 得同时穿好几件 。 当时从上海带去的医疗物资 , 只够用5到7天;救治难度大 , 第一代重症病人死亡率高 , 核酸检测能力严重不足;院内感染风险高 , 有的队员甚至不知道怎么穿防护服 。
在《查医生援鄂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记录:一上班就看到郑队在发火 , 原来昨夜收病人的过程没有完全符合规范流程 。 规范 , 正是“上海方案”中最基本的一条 。 “混编旅”要成为“尖刀团” , 惟有拿出战时管理办法 , 把支部建立在病房 。 到达武汉第四天 , 郑军华给上海医疗队上了第一堂党课 。 在武汉的67天里 , 临时党总支一共收到73份入党申请书 。
“一人一策”尽显专业
“风暴眼”中的金银潭医院 , 最多的时候一天有3个病人离世 。 必须在治疗上有所突破 。 上海医疗队坚持“一人一策” , 并根据病情和基础疾病 , 隔几天就要修改方案 。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不止一次提及:“我在上海医疗队身上看到专业主义精神 。 ”郑军华带领上海医疗队 , 利用每周一次的休息时间进行文献研读 , 寻找疾病发生规律 。 他们不仅发明了通过5G技术传导的听诊设备 , 还通过新冠肺炎模型研究 , 精准地预测了西班牙和美国的疫情发展 。
遗体解剖 , 这在平时亦非易事 , 更何况是在当时的武汉 。 但要弄清新冠肺炎的病理 , 遗体解剖势在必行 。 2月15日 , 上海医疗队在10小时内完成所有法定手续 , 全国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人的遗体解剖得以在金银潭医院进行 。 这一举动发现的病理特征 , 后来写进第七版的“诊疗指南” , 成为临床一大突破 。 国家卫健委在火神山专门设点开展遗体解剖 , 我国成为新冠肺炎遗体解剖最多、标本建立最全的国家 。
“甘于平凡 , 但拒绝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