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长津湖》无疑是最具野心的国产战争电影


误杀|《长津湖》无疑是最具野心的国产战争电影
文章图片
误杀|《长津湖》无疑是最具野心的国产战争电影
文章图片
误杀|《长津湖》无疑是最具野心的国产战争电影
《长津湖》无疑是最具野心的国产战争电影 。
成片3个小时 , 耗资高达13亿元 , 拍摄180余天 , 主创团队单是剧本就打磨了5年 , 拍摄团队超过7000人 , 动用了7万人次的群众演员 , 参与其中的特效公司超过40家 , 总工作人员数量高达1.2万人 。
但这不过是参与人数的表面现象 , 它更大的野心 , 还是在成片 。
作为战争电影 , 讲述故事通常有两种路子 。
一种是宏观讲述:从战争背景到双方统帅 , 从人心向背到战略战术 , 从武器装备到战争场面 , 它要做的 , 就是让观众在全景式呈现里 , 记住历史巨变的经典时刻 。
提及这种宏观讲述战争的电影 , 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最长的一天》《遥远的桥》《细细的红线》等国外经典 。 实际上在国产电影里 , 同样也有这方面的经典存在 , 比如1991年到1992年推出的“《大决战》三部曲”系列 , 也就是《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大决战之平津战役》和《大决战之淮海战役》 , 就是国产电影在这方面的经典 。
宏观战争电影的好处在于 , 它能带领观众开启上帝视角 , 关注到这场战争里 , 每一个影响至深的边边角角 。 但它也很危险 , 因为宏观意味着事无巨细 , 意味着要均衡出现在镜头里的每一场戏、每一个人甚至是每一句台词 。
它是多焦点的 , 但凡稍有模糊 , 就有可能功亏一篑 。
【误杀|《长津湖》无疑是最具野心的国产战争电影】相对来说 , 第二种讲述战争的方式 , 更容易操作 , 也就是微观讲述 。
微观战争电影 , 更侧重于把具体战争当成故事背景 , 它的焦点是具体而微的个人 , 通过他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 , 让观众去领略战争的残忍和暴虐——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 观众更容易获得情感共鸣 , 并对战争的正义性与合理性 , 抱持极大的反感和否认态度 。
提及这种微观讲述战争的电影 , 经典相对于宏观战争电影数量更多 , 比如我们熟知的《拯救大兵瑞恩》《野战排》《兵临城下》《血战钢锯岭》《全金属外壳》《父辈的旗帜》《硫磺岛来信》以及《猎鹿人》《八佰》等 , 都是这方面的经典 。
国产战争电影 , 尽管也有不少从微观视角展开的电影 , 但真正称得上是经典之作的 , 当属冯小刚的《集结号》:它就是在谷子地的遭遇里 , 直陈战争对小人物的侮辱与伤害 。
而对于《长津湖》来说 , 它的野心在于 , 既要有宏观视角的讲述 , 也要有微观视角的代入——它既要告诉我们抗美援朝战争的必要性 , 也通过以战止战的、具体而微的战士 , 痛陈和平的来之不易 。
这在电影里的表现就是:
故事开场 , 电影就通过各种细节告诉准备投入战斗的志愿军战士 , 同时也是在告诉70多年后的我们 , 抗美援朝何以势在必行?为什么我们付出了如此大的牺牲和代价 , 也要去帮助只是跟我们地理接壤的朝鲜?以及 , 志愿军战士远赴他国参战 , 其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什么?
不要以为这是单纯的政治动员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