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新型消费发展 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二 )


对此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刘云中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方面是打通堵点 , 降低交易成本 , 提高效率 , 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 。
刘云中进一步表示 , 这既包括硬件类的各项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交易系统 , 也包括提高交易的可预期度、降低税费、便捷通关等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努力 , 这有利于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 , 增大国内经济规模 。
“意见对于促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 姜奇平指出 , 要拓展共享生活新空间 , 积极探索线上服务新模式 , 激活消费新市场 。 要创新消费模式 , 包括无接触式消费 , 互联网+服务、互联网+体验的消费 , 要善于利用物联网营造消费场景 , 打造生态品牌 。 此外还要用先进的消费方式 , 吸引全球消费者加入到我们的生态商圈中来 。
刘云中指出 , 同时创造新业态新模式的过程也是技术创新的过程 , 既提升了新技术的需求 , 也丰富了新技术的应用场景 , 对于国内关键技术的突破也回有所裨益 。“这些都有助于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 ”
近年来 ,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 , 我国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快速发展 , 对满足居民生活需要、释放国内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李鸣涛表示 , 《意见》的发布为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再添一把火 , 给行业发展更多的信心 。 “随着《意见》的落实 , 城乡百姓的新消费体验也会进一步提升 , 消费权益也能够得到更好地保障 , 让更多的老百姓可以放心消费 。 ”
李鸣涛指出 , 围绕新消费的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扩大国内消费市场 , 引导供给侧打造数字化的柔性供应链和服务链 , 促进转型升级 , 培育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新动力 , 进而带动全球产品和服务资源的有效协同 , 促进国际循环的互补发展 。
打造“发展新业态服务新型消费”常态化机制
《意见》中提到 , 要着力建设辐射带动性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区域消费中心 , 加强中小型消费城市的梯队建设 。
对此 , 李鸣涛表示 , 从政府推动新消费发展角度 , 设立一批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有利于调度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积极性 , 找到相关促进政策的落实载体 , 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向结合 , 打造发展新业态服务新消费的常态化机制 。
刘云中则表示 , 消费是城市的一个重要功能 , 新业态新模式虽然是分散消费的方式 , 从形式上看 , 减少了有形商场等空间上集中的消费量 , 但从人口集聚角度看 , 人口在大中城市的集聚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 这些大中城市客观上有扩张消费的需求 , 也是对新型消费需求最为旺盛的地区 。
刘云中还指出 , 从供给的角度看 , 在一些中心城市集中布局新型消费的基础设施、管理机构和总部基地是提高供给效率的措施 。 此外 , 此次疫情也突出了区域经济布局需要统筹考虑效率、安全和韧性 , 在全国形成一个相对均衡的区域消费中心布局 , 也应该从增强经济安全和韧性的角度多予考虑 。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 不同的地方都有各自的特点 , 也有各自的优势 。 新型消费也必然会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区域格局 。
李鸣涛指出 , 促进平衡发展和普惠服务一直是政府部门着力推动的发展目标 , 同时中小城市、区域性的消费中心等也恰恰是发展新消费潜力最大区域 , 增量市场属性也最为明显 。
【专家热议新型消费发展 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姜奇平则表示 , 加强中小型消费城市的梯队建设 , 建设城乡融合新型消费网络节点 , 包括农村社区综合性服务网点 , 有利于让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享受数字经济带来的普惠红利;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多样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