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绿灯时长得够过马路!精细治理要多动“微创手术”


城市治理|绿灯时长得够过马路!精细治理要多动“微创手术”
文章插图
【城市治理|绿灯时长得够过马路!精细治理要多动“微创手术”】许多人都曾遭遇过这样的烦恼:过街时眼见绿灯亮起 , 但时长不够走到对面 , 连跑带颠 , 还得留神转弯车辆 , 动作稍慢就被滞留在马路中央 , 只能在车流中等到下个绿灯 , 再“接力”过马路 。
近日 , 好消息传来:将于明年4月1日实施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规划设计标准》提出 , 绿灯时长应满足等候过街行人安全一次过街;当穿越车行道的人行横道长度大于16米时 , 应在分隔带或道路中心线附近的人行横道处设置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 。 如新规执行到位 , 想必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过马路难”的尴尬 。 此外 , 《标准》还对红灯时长、人行道宽度、过街天桥设施等作出了细致规定 , 一个个“微创手术”剑指交通病灶 , 效果令人期待 。
安全便捷出行是广大市民最朴素的诉求 , 也是北京城市治理的重要发力方向之一 。 从市情来看 , 北京拥有2100多万常住人口 , 机动车保有量逾六百万 , 自行车和电动车数以百万计 。 高密复杂的人、车、路编织出一张巨大的交通网络 , 路况瞬息万变 , 而且环环相扣 , 任何一处的不合理设计轻则导致路段乃至区域的拥堵 , 重则可能酿成事故惨剧 。 一旦这样的“血栓”多了 , 那么就会影响整个城市交通的“肌体” , 降低广大市民的获得感 。
从这个角度看 , 相关部门应当坚持问题导向 , 不断优化道路设置 , 用足科技手段 , 以更多微创新平衡人与车的路权 , 更好兼顾城市交通的规则与便利 。 除了调整绿灯时长外 , 还有很多交通槽点需要获得回应 。 比如 , 避免行人和转弯车辆相会的“全向十字路口”可否多设置一些?已有城市细化出了电动车专用道 , 以规避其“见缝插针”的安全隐患 , 北京可否借鉴?翻越栏杆、横穿马路极度危险 , 但一些过街口设置动辄相隔百米 , 是不是也有不合理之处?
这些问题都很细碎 , 却能体现城市治理水平 。 如今 , 北京的精细化治理正处在逐步深入的阶段 , 过去很多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小事都将成为接下来发力的重点 。 从过马路这样的小事抓起 , 日拱一卒、持续发力 , 量的积累一定会实现市民幸福指数质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