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上海人民路与中华路这一罕见环形马路背后,属于老城墙的如烟往事

:原题为_上观|上海人民路与中华路这一罕见环形马路背后,属于老城墙的如烟往事。
上观|上海人民路与中华路这一罕见环形马路背后,属于老城墙的如烟往事
文章图片
【建起城墙 , 保护上海的繁荣】

位于上海老城厢的人民路与中华路 , 是两条颇具特色的老马路 。 与其他东西或是南北走向马路不同 , 若从高空俯视 , 这两条路会呈现出一个首尾相连的大圆圈 , 有关这个“圆圈的历史” , 我们要从昔日的上海老城墙说起 。
上海在13世纪末元代至元年间设县之后的260多年时间里 , 一直没有建造过城墙 。 探究原因 , 说法纷纭 。 如据许国兴、祖建平主编《老城厢—上海城市之根》一书梳理原因:“其一 , 当年邑人大多靠江海营生 , 捕鱼、晒盐、耕织为主 , 素习武艺 , 不惧海寇进犯;其二 , 街市、里巷虽已形成 , 但并不富裕 , 库藏不足 , 缺乏经费;其三 , 200多年太平无事 , 思想麻痹 , 缺乏御倭意识” 。
上观|上海人民路与中华路这一罕见环形马路背后,属于老城墙的如烟往事
文章图片
小东门旧照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的接连来犯给当时上海的防务敲响了警钟 , 由此“建造城墙”一事在邑绅顾从礼等人的倡议下开始被提上议事日程并得以落实 。 新城墙仅用时三个月时间便宣告完工 , 初建时辟有城门六座 , 即:朝宗门(大东门)、宝带门(小东门)、跨龙门(大南门)、朝阳门(小南门)、仪凤门(西门 , 后称“老西门”)、晏海门(北门、后称“老北门”) , 另还辟有三座水门(也有说法称“辟有四座水门”) 。 在城墙建造期间 , 顾从礼主动捐粟四千石助筑朝阳门;书法家陆深的夫人梅氏深明大义捐田捐银助筑宝带门等事迹流传至今 。
倭寇绝迹后 , 上海城墙用于防御的作用暂时告一段落 , 有士绅建议将城墙附近的庙宇搬上城墙以作为人们的祈祷与休闲之所 , 于是也就有了后来城墙上的“殿、台、楼、阁”——
“殿”即是如今位于人民路大境路口大境阁中的“关帝殿”(也称“大境关帝庙”);“台”原指位于城墙北面的“振武台”(也有写作“镇武台”) , 曾供奉有“真武大帝”;“楼”原指“万军台”上的“丹凤楼” , 曾供奉有“天妃娘娘”;“阁”原指“制胜台”上的“观音阁” , “楼”与“阁”均位于原城墙的东北侧 。
上观|上海人民路与中华路这一罕见环形马路背后,属于老城墙的如烟往事
文章图片
新北门旧照
在这“殿、台、楼、阁”之中 , “丹凤楼”与“关帝殿”这两处相对更为知名 , 它们与昔日“沪城八景”中的“凤楼远眺”与“江皋霁雪”二景存在有密切的关联 。
“凤楼”即指上文中已提到的曾供奉有“天妃娘娘”的“丹凤楼” , 因该楼当年“窗临黄浦 , 可以观涛” , 故而也就成了当时游人登高望远的首选 , “凤楼远眺”之名也就因此而来 。 曾有诗对其赞曰:“鼓角声中焕彩游 , 浦江午日闹龙舟 。 红儿绿女沿滩看 , 看客多登丹凤楼” , 描绘了当时游人们在端午时节里登上丹凤楼观赏龙舟赛的盛况 。 曾经的“丹凤楼”虽早已不复存在 , 但在其旧楼原址处的现“新开河古城公园”内又建起了一座新的“丹凤楼” 。
“江皋霁雪”所展现的是冬日大雪后文人墨客登上大境阁远眺吴淞江(现苏州河)、洋泾浜(现延安东路)南岸大地银装素裹时的美景 。 位于“大境阁”内的“关帝殿”是上述“殿、台、楼、阁”之中出现时间较晚但也是唯一一处保留至今的古迹 , 它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 , 至清代嘉庆年间时翻建成三层楼阁并在之后的道光年间中增建“熙春台” 。 道光六年(1826年) , 两江总督陶澍为关帝殿题额“旷观”二字 , 道光十六年(1836年) , 又在其东侧建造石牌坊一座 , 两旁有坊联“千江有水千江月 , 万里无云万里天 , 仙径别开云一线 , 世天此生阁三层” , 署理两江总督陈銮还为该石坊题额“大千胜境”四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