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轻资产模式下的嘀嗒出行快速扩展业务规模,正式启动IPO

率先跨越规模门槛 实现飞轮效应 进入自驱式增长
嘀嗒招股书中提到,其商业模式“有着巨大的网络效应,推动了不断壮大及参与度与日俱增的用户群,并增加了用户粘性” 。 从数据看,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嘀嗒平台的平均月活用户为1,470万名 。 2017、2018、2019近三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49亿元、1.18亿元和5.81亿元,三年增长近十二倍 。
不同于网约车,顺风车的车主和乘客基于节约出行成本的目的,均有参与顺风合乘的自发需求,而平台顺风车车主和乘客的增加,能够带来匹配效率的持续提升,进而吸引更多的乘客和车主使用,这就形成了嘀嗒的增长飞轮效应 。
由于同一用户即可成为顺风车乘客也可成为顺风车车主,因此,车主和乘客可以相互促进,从招股书数据看,自2017年3月以来,嘀嗒顺风车的月活乘客和月活车主便基本呈现同步增长趋势,乘客规模和车主规模增长出现了互相带动,互相促进的效应 。

在轻资产模式下的嘀嗒出行快速扩展业务规模,正式启动IPO
文章图片

招股书认为,强大的网络效应使得嘀嗒在扩张规模方面具备强大竞争优势,让嘀嗒能够更加经济高效地吸引新用户 。 根据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以下简称“F&S”)报告,在嘀嗒平台所有受访私家车主和顺风车乘客中,有超过半数表示,是通过朋友和家人的口碑推荐而使用的嘀嗒顺风车 。 目前,嘀嗒占有中国顺风车最大的市场份额,2019年市占率为66.5% 。
更先进优于网约车的商业模式:轻资产、低变动成本
有别于网约车平台拥有车辆、对车队实施运营管理、给予司机动态激励导致变动成本高的“重模式”,专注发展顺风车与出租车的嘀嗒出行,走出了一条独具优势的“轻模式” 。
招股书提到,嘀嗒作为纯信息服务提供商,并不拥有或租赁车队的车辆,也不承担任何拥车费用 。 顺风车车主以自我出行需求为前提,以出行成本费用分摊为导向,不以营利为目的,非经济动机在车主参与顺风出行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 因此平台无须向顺风车车主提供大量的额外补贴 。 同样,嘀嗒出租车网约订单对于出租车司机是一个订单补充渠道,通过获取网络订单,出租车司机增加了收益,提高了汽车利用率,因此,平台也无须向出租车司机提供大量的额外补贴 。 2019年,嘀嗒向顺风车车主和出租车司机提供的补贴和激励仅占总收入的4.6%,2020年上半年,这个比例则下降为0.03% 。

在轻资产模式下的嘀嗒出行快速扩展业务规模,正式启动IPO
文章图片

过去六年中,这种轻资产的商业模式,使嘀嗒以最小的增量成本来快速扩大业务规模,实现高于其他出行平台的单位经济性和运营杠杆率 。 2019年,嘀嗒迎来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这带来了以信息服务费为基础的收入加速增长,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支出增幅并不明显的情况下,嘀嗒轻松跨越盈亏平衡点,随着规模持续扩大,嘀嗒将迎来更高的盈利并为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雄厚的基础 。
【在轻资产模式下的嘀嗒出行快速扩展业务规模,正式启动IPO】细细解读招股书,我们不难看出嘀嗒本身的商业模式就蕴涵着“四两拨千斤”的优良基因,而当时代和实力相遇,嘀嗒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亦可说水到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