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火起来的植发行业再现"三国杀":新生雍禾大麦的头顶生意

8月19日 , 是中国的第三个"医师节" 。 这一节日在今年显得尤为重要 , 疫情中 , 白衣天使们冲锋陷阵 , 理应得到社会的致敬 。
也正是因为这份特殊的致敬 , 让人们关注到了更多的医生群体 , 其中 , 不仅仅是救死扶伤的医生 , 还有让人重拾信心的医生 。 比如总部位于江苏南京的新生植发集团就举办了一场向医师感恩的活动 。
曾经 , 这是一个被舆论忽略的群体 , 无论是整容整形还是植发 , 医美领域的医师因为行业的乱象以及消费者的难言之隐而默默无闻 。 但自去年开始 , 在新氧医美新聚合平台、雍禾大麦植发机构等行业头部企业铺天盖地的广告下 , 医美走到了聚光灯下 。 而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 , 植发成为公域、私域都可以公开讨论的话题 , 消费者的认知正在发生变化 。
同时 , 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 , 颜值经济的崛起 , 直播、短视频迅猛发展 , 将颜值经济推向顶峰 , 而对于颜值的追求也不仅仅局限于脸部整容 , 无论男女 , 头发也成为颜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 "头顶生意"迎来了自己的爆发期 。
植发生意进入中国20多年 , 经过大浪淘沙 , 头部企业已经显现 , 从市场规模、技术实力、品牌影响力等多个角度来看 , 雍禾、新生和大麦成为三大头部企业 。
在这个突然进入大众舆论中心的风口上 , 三家如何在颜值经济中乘风破浪?
从游击队到正规军
植发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备受关注 , 最大的原因可以用一组数据来说明 。
2019年卫健委的调查显示 , 中国的脱发人群近几年直线上升 , 已达2.5亿人 , 其中 , 男女比例大致为2:1 , 35岁以下脱发人群占比63.1% 。 人数增加、人群年轻化直接加速了植发行业的大众化 。

突然火起来的植发行业再现"三国杀":新生雍禾大麦的头顶生意
文章图片

另一方面 , 植发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 , 也从草莽阶段进入正规化阶段 , 逐步形成了行业规范和标准 , 雍禾、大麦、新生等一批企业率先出线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这一"三国杀"局中 , 相比前两家的近两年的高举高打 , 新生则相对低调 。 据了解 , 新生是植发行业老兵 , 创始人林凤飞自在南京创立新生 , 至今已在全国开出40多家分支机构 , 并且率先实现所有医师持证上岗 , 且获得十多项行业专利 。
但这一行业的发展也曾经历了备受诟病的跑马圈地阶段 , 据了解 , 初期阶段 , 整个营销简单粗暴 , 比如打出"三天有效"的口号招揽消费者;之后 , 进入毛囊存活率PK的数字游戏 , 一家号称80% , 另一家就保证90% 。 这两个阶段中 , 基本属于游击队的打法 , 草根却凶猛 , 但同时各种欺诈、医疗纠纷不断 , 也使得整个行业的口碑受损 。
向正规军转变的主要标志在于各家在研发上的投入 , 从FUT到FUE , 完成了第一步升级 , FUT需要在供区切下一整块头皮 , 然后植入到需要的地方 , 而FUE技术实现了单株毛囊提取 , 损伤大大降低 。 在这一技术的基础上 , 之后的技术升级开始进入更加精细化的优化 。 从整个流程来看 , 一个完整的种植流程包含毛囊提取、分离、种植 , 重视技术的企业开始在这三个环节加大研发 , 比如近两年被消费者熟知的微针技术 , 即一种毛囊种植工具 , 提高毛囊种植梳理和存活率 , 降低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