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北京人喜食葱蒜爱看皮黄,是因感觉迟钝?民国地图炮把我打懵了
生在南方 , 香葱大蒜老姜从小就吃 , 不过 , 小时候吃得少一点 , 长大了吃得多一点 。
原因在于 , 童年没多少鱼吃啊 , 而这些菜 , 又主要是用来掩盖鱼腥味的 。
那么 , 北方是否也吃这些呢?
今天看了1922年左右出版的一本风俗志 , 里面讲到北京人吃葱蒜 , 穿红绿 , 听皮黄 , 可把我笑死了 。
书中写到:
北京人民食必葱蒜 , 北式菜馆桌上必有小菜 , 蒜为必列之品 。
文章插图
(北京老照片)
逛庙会是时候 , 很多旗人妇女大红大绿 , 衣服上文绣斑斓 , 脸上燕支——也就是胭脂如血 。
听戏必为皮黄 , 上至高官贵人 , 下至贩夫走卒 , 谁都能哼几句 。 这戏实在太火了 , 导致梆子腔到民国以后几乎成了绝响 , 而昆曲 , 至编书时 , 才稍稍有点振兴 。
写至此处 , 要补充个概念 , 什么是皮黄呢?
其实啊 , 就是我们如今所言的京剧 。
还记得初中历史书中学过 , 京剧本非京剧 , 而是皖剧与其他戏的结合 。
不如直接引用某百科上的定义吧: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 , 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 , 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 , 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 , 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 , 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 , 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 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 , 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 。
文章插图
(京剧)
由是可知 , 民国时人是以它的唱腔来简称的 。
说话你讲习俗就讲习俗吧 , 还硬要来点评论 。
你评论就评论吧 , 引经据典 , 把人家的由来讲一讲 , 倒是挺好的 , 可这编书的人 , 却不这样想 , 他们的做法好玩多了 。
书中是这样写的:
盖北方人民感觉迟钝 , 无葱蒜则舌之味觉不愉快;无红绿则眼之视觉不愉快;无皮黄则耳之听觉不愉快 。
写到此处 , 我不由得在大腿上狠掐了一把 。
【大蒜|北京人喜食葱蒜爱看皮黄,是因感觉迟钝?民国地图炮把我打懵了】还好 , 虽然我们这也是葱蒜红绿花鼓戏 , 好歹我感觉还是灵敏的 。
作者写到这里还不收手 , 他还要来个科学解释 。
- 北京人艺将社区居委会搬上舞台 这版抗疫话剧长啥样?
- 北京人艺抗疫作品《社区居委会》定档双十一,聚焦社区工作者
- 聚焦疫情防控战线 北京人艺原创新戏《社区居委会》将登台
- 话剧|93岁表演艺术家蓝天野出演北京人艺话剧《家》
- 纪念曹禺诞辰110周年 北京人艺四代演员再演《家》
- 北京人艺《家》回归舞台 导演李六乙:经典让我们去发现自己
- 曹禺诞辰110周年 北京人艺“四世同堂”阵容《家》上演
- 北京人艺再演《家》纪念曹禺诞辰110周年
- 李六乙版《家》九年后重回北京人艺舞台,四代演员登台
- 掬水月在手|《掬水月在手》首映,叶嘉莹以老北京人的资格欢迎大家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