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看病不出村——黑龙江省明水县兴发村的脱贫之路

【伟大壮举·扶贫印记】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张士英
打捆、缠线 , 剪齐……在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兴发村笤帚糜子种植专业合作社 , 61岁的韶淑英干起活来 , 手脚麻利 , 一会儿工夫 , 一把笤帚就扎好了 。 “一天扎180个左右 , 能挣100多块 , 守家在地就有活干 , 多好 。 ”

打工看病不出村——黑龙江省明水县兴发村的脱贫之路
文章图片

黑龙江省明水县兴发村全貌 。
韶淑英的老伴儿多年瘫痪在床 , 需要照顾 , 家里还有十多亩地 , 原来一年收入5000多元 , 日子过得很艰难 , 还欠了不少外债 。 看着别人都出去打工挣钱 , 她却只能干着急 。 精准扶贫后 , 韶淑英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 老伴儿办了医疗保险 , 看病买药报销一大半 。 之后 , 韶淑英又被推荐到笤帚厂干活 , 一年收入达到3万多元 。 2018年 , 韶淑英家脱了贫 。
【打工看病不出村——黑龙江省明水县兴发村的脱贫之路】“合作社日常用工32人 , 贫困户有21人 , 这两年村里不少贫困户在这儿打工脱了贫 。 县里又投入300多万元扶贫资金兴建新厂房 , 很快就要投入使用了 , 产量预计会增加一倍 , 带动脱贫能力会更强 。 ”兴发村扫帚糜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吕兰双说 。 作为土生土长的兴发村人 , 他对村里的变化感受更深 。 “原来都是土路 , 下雨没法走 , 穿着靴子都拔脚 , 现在都是水泥板 。 村里还修了广场 , 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 晚上也亮堂堂的 。 ”

打工看病不出村——黑龙江省明水县兴发村的脱贫之路
文章图片

兴发村卫生室的医生唐雅华给患者量血压 。
据兴发村党支部书记孙立春介绍 , 兴发村人多地少 , 人均仅有4亩地 , 以前村里没什么产业 。 “精准扶贫后 , 依靠政策支持 , 村里发展笤帚厂、光伏产业 , 通过畜牧补贴、务工补贴、金融扶贫、公益岗位等举措 , 家家户户甩掉了穷帽子 。 村里修建了通村公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 建起了卫生室 。 2019年 , 我们还根据村民个人意愿进行了厕所改造 。 ”

打工看病不出村——黑龙江省明水县兴发村的脱贫之路
文章图片

兴发村里的贫困户养猪增收 。

打工看病不出村——黑龙江省明水县兴发村的脱贫之路
文章图片

兴发村的光伏扶贫产业 。
在村卫生室 , 村医唐雅华正在整理资料 。 前不久刚给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和贫困户免费做了身体检查 , 她正忙着把这些资料录入电脑 。 中午时分 , 郭明学来到卫生室测血压 。 郭大爷今年73岁 , 患脑梗已经5年了 , 他笑称自己是这里的常客 。 “隔三岔五就来测测 , 以前都得上县医院检查 , 来回折腾还得花路费 , 现在太方便了 。 ”唐雅华接着说道:“以前都是在自己家给村民看病 , 条件简陋 。 现在静点室、观察室、药房都很齐备 , 小病都不用出村 。 ”

打工看病不出村——黑龙江省明水县兴发村的脱贫之路
文章图片

兴发村村民才立琴在自家菜园摘菜 。

打工看病不出村——黑龙江省明水县兴发村的脱贫之路
文章图片

村民韶淑英在兴发村笤帚糜子种植专业合作社打工 。
走进才立琴大娘家时 , 她正在后院摘豆角 , 看到家里来人 , 赶紧让大家进屋坐 。 80多平方米的两间半砖房宽敞又明亮 , 小孙子在炕上睡得正香 , 屋里自来水、室内厕所、各式电器一应俱全 。 “打结婚起俺和老伴儿就住两间小土房 , 冬天漏风、夏天漏雨 。 家里三个儿子 , 攒点钱就给孩子置办结婚用了 , 等孩子大了 , 老伴又得了冠心病 , 看病要花不少钱 。 ”才立琴说 , “多亏党的好政策 , 40多年了 , 俺老两口头一次住上新房 , 日子也越过越有奔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