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假期理财噱头多,购买还需看仔细

:原题为_经济日报|假期理财噱头多,购买还需看仔细。
近年来 , 资管市场竞争激烈 , 银行理财面临较大转型压力 , 现在的银行专享理财产品与普通产品相比 , 并没有明显优势 。 当前 , 各银行处于净值化转型阶段 , 新发固收产品难以配置收益较高的非标资产 。 但随着转型期结束、货币政策回归常态 ,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处于较为合理水平 。
“每逢佳节买专享理财产品” , 长期以来 , 很多投资者有这样一个共识——认为与日常发售的普通产品相比 , 银行在节假日推出的专享理财产品性价比会更高 。 事实果真如此吗?
多位业内人士向经济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银行每逢佳节就推出特定时期或特定客群的专享理财产品 , 本质上也是借节造势 , 通过推出专享理财产品及各种专项优惠 , 吸引广大客户前来购买 , 以赢得更多新老客户 。 不过 , 由于近年来资管市场竞争激烈 , 银行揽储难度持续增加 , 且银行理财自身也面临较大转型压力 , 与过去年份相比 , 现在的银行专享理财产品与普通产品相比 , 并没有明显优势 。
对于投资者来说 , 资金站岗损失就是其中之一 。 以最新的中秋国庆专享理财产品为例 , 根据普益标准统计 , 9月22日至9月28日 , 全国共发行了1377款封闭式理财产品 , 平均募集期为7天 。 相比之下 , 中秋国庆专享理财产品的募资时间更长 。 如某款理财产品 , 9月27日起售 , 10月10日起息 , 募集期为13天;另有几款国庆中秋专属理财产品募集期在13天至16天 。 由于中秋国庆专享理财产品大多为3个月至6个月的短期产品 , 募集期的拉长会降低实际收益率 , 给投资者带来资金站岗损失 。 因而 , 这种情况下购买节假日专属产品的性价比并不高 。
那么 , 究竟应该如何挑选专享理财产品?
“投资者首先要选择适合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期限的理财产品 , 切勿被营销噱头、较高收益所影响 , 盲目购买 。 其次要积极了解市场与监管 , 如当前阶段正处于银行转型期 , 银行理财向净值化转型 , 投资者应意识到未来净值化产品为大势所趋 , 理性看待银行理财净值化波动这一现象 。 ”普益标准研究员黄晓旭表示 , 同时 , 投资者还应充分了解理财产品 , 学会通过阅读产品合同 , 去识别产品的底层资产、估值方法与投资逻辑 , 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 选择适合自己的银行理财产品 。 对于节日专享类理财产品 , 投资者需特别关注募集期和起息日期问题 , 尽量避免购买期限过短的理财产品而导致实际收益率被拉低 。
值得一提的是 , 分析今年多家银行发行的节日专享理财产品可以看到 , 大部分产品的收益率并不高 , 且多为非保本产品 。 对此又该如何看待?
【经济日报|假期理财噱头多,购买还需看仔细】黄晓旭认为 , 当前 , 由于各银行处于净值化转型阶段 , 理财产品结构发生变化 , 新发固收产品难以配置收益较高的非标资产;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来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 , 促进经济平稳恢复 , 让利率水平下行 , 因此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在一段时间内可能继续下行 。 “但随着转型期结束、经济恢复、货币政策回归常态 ,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不会持续走低 , 而是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 。 ”黄晓旭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