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之歌|鲜为人知,《游击队之歌》还有一段歌词( 二 )


在首场演出前 , 贺绿汀意外地发现前来接待他们的干部正是当年广州暴动时的中共地下党员、大胡子营长李云鹏 。 战友相见 , 分外热情 。 李云鹏喜出望外地拉着贺绿汀的手说:“当年在海陆丰(今天的广东汕尾市)你写过《暴动歌》 , 今天你是个大音乐家 , 该写个更好的抗日的歌子呢!”“好啊!”贺绿汀满口答应了下来 。
◆1935年贺绿汀在河南 。

告别了老战友 , 贺绿汀他们带着李云鹏的介绍信来到八路军总部进行慰问演出 , 随即住在了城郊刘庄的八路军办事处 。 虽然一路上忙忙碌碌 , 可是贺绿汀从未忘记过老战友的嘱托 。 然而 , 当他每每拿起笔来想创作时 , 却又不知从何下手 。 贺绿汀参加过广州起义 , 对正面战场情形较为熟悉 , 但对八路军运用游击战打败日军猖狂进攻的事迹显得陌生 。 为了寻找创作素材以激发自己的音乐灵感 , 他一有空就与八路军战士泡在一起 , 多方搜集有关八路军打游击的资料 。
说来也巧 , 贺绿汀和演剧队队员们来到八路军总部时 , 时任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少将参谋处长兼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于百忙中抽空亲自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 并向他们介绍八路军抗战的情况 , 组织他们听报告 , 参加政治学习 , 还给他们送来一批有关开展游击战的文件资料 。
没多久 , 彭雪枫来到八路军学兵队作关于游击战术的报告 。 贺绿汀得知消息分外高兴 , 立即慕名前往听讲 。 彭雪枫那绘声绘色的演讲将贺绿汀带进了一个神奇的游击世界:密林里、高岗上;青纱帐、绿水旁……到处都是游击健儿英勇杀敌的战场 。
当时 , 演剧队与八路军指战员们广泛接触 , 同甘共苦 , 为战士们演出 。 他们对八路军的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同时也从指战员那里汲取创作素材 。
◆贺绿汀
有一天 , 演剧队得到一个消息:再过几天就将有一批将士开赴抗日前线 。 他们觉得 , 应该创作一支新歌 , 为将士们壮行 。 于是 , 先由塞克、丁里、崔嵬、贺绿汀四个人讨论立意 。 他们聚集在一个老乡家的煤仓里 , 开始了构思 。 这批将士们开赴前线 , 当然主要是到敌后游击区 。 因此 , 他们认为创作一支反映游击战的歌曲比较合适 。 题材定下来之后 , 四个人便七嘴八舌地凑起了歌词 , 不一会儿就凑出了一个大概的“雏形” 。 贺绿汀是其中唯一的作曲家 , 歌词定稿和谱曲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
时间紧迫 , 贺绿汀回到住处 , 连夜挑灯奋战 。 回味着刚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关于深入八路军将士中采访和体验后的深切体会、感受和议论 , 再联想到连日来去炮兵队采访到的细节素材 , 彭雪枫那精彩的演讲与学员们摩拳擦掌的抗日救国激情 , 以及读到的游击战资料……贺绿汀脑中犹如电光石火一闪 , 创作的灵感呼之欲出 , 汹涌在胸 。 一时间 , 眼前鲜活地浮现着八路军的一门门大炮发挥神威、炮火轰鸣抗顽敌的情景 , 随即“没有枪 , 没有炮 , 敌人给我们造!”这样铿锵有力的词句 , 便从贺绿汀的脑袋中跳了出来;一串串铿锵激越的音乐旋律霎那间飞腾在心田——这些跳荡的音符、音乐旋律尽管零碎、片断 , 但却互有联系地充满他的脑际 。 在防空洞里听到的敌机的扫射 , “嗒嗒嗒”激烈的机关枪声 , 突然变成了小军鼓般有力击打着的强劲节奏 , 又神奇地化作一串串音乐旋律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来:“我们都是神枪手 ,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 ”一队队八路军健儿 , 穿着单衣 , 蹬着草鞋 , 踏着寒冬腊月的冰霜 , 从他的眼前闪过 。 “我们都是飞行军 ,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 ”枪声、人影化成了旋律、节奏 , 旋律、节奏又化成了枪声、人影 。 他已分不清哪是枪声 , 哪是旋律 , 感情的潮水融为跳荡的音符 。
◆抗日战争中的游击队 。
贺绿汀情绪激动 , 心潮难平 , 创作灵感像山泉一样迸发出来 , 化作火热的音乐旋律一行行流泻在稿纸上 。 炕上油灯里的油干了 , 灯草也快烧尽了 , 他的激情却一泻千里 。 最终 , 他不负众望 , 连词带曲 , 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