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下调至0!为何?专家解读来了

【人民币|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下调至0!为何?专家解读来了】10月10日 , 央行网站发布消息称 , 自2020年10月12日起 , 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央行于2015年将银行远期售汇业务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 并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定为20% 。 此后 ,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跟随形势变化几经调整 。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 , “如果远期售汇的风险准备金率从20%降到0 , 企业开展远期购汇的成本就会下降 。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 会增加企业远期购汇的积极性 , 增加外汇市场的需求 。 ”
央行多次调整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
远期售汇业务 , 是银行对企业提供的一种汇率避险衍生产品 。 企业通过远期购汇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未来汇率风险 , 但由于企业并不立刻购汇 , 而银行相应需要在即期市场购入外汇 , 这会影响即期汇率 , 进而又会影响企业的远期购汇行为 。 这种顺周期行为易演变成“羊群效应” 。 2015年“8.11”之后 , 为抑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 , 央行将银行远期售汇业务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 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 , 准备金率定为20% 。
实际上 , 这并不是央行第一次调整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 。 自2015年以来 ,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创新驱动战略等深化实施 , 中国经济增长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 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恢复平衡 , 市场预期趋于理性 。 2017年9月央行及时调整前期为抑制外汇市场顺周期波动出台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措施 , 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0 。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的再一次调整是出现在2018年 。 彼时 , 受贸易摩擦和国际汇市变化等因素影响 , 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顺周期波动的迹象 。 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 , 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 ,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 央行决定自2018年8月6日起 , 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 。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属于逆周期调节工具 , 通过调整 , 可以防止人民币过度升值或贬值 , 实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下的双向波动 。 ”
为什么要在此时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呢?谢亚轩表示:“调低远期售汇业务的风险准备金率是为了减少对远期外汇行为的约束 , 或者说是增加外汇市场的需求 。 这显然是央行根据当前的外汇市场形势作出的决定 , 即在人民币快速上升的情况下 , 放松对远期购汇行为的限制 , 目的还是希望由外汇市场来决定人民币汇率 。 ”
增加企业远期购汇需求 , 保持人民币汇率合理均衡
值得一提的是 , 节后首个交易日 , 人民币汇率迎来一轮凌厉上涨行情 。 截至10月9日19时 , 境内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触及6.7038 , 较前一个交易日大涨872个基点 , 盘中一度触及去年4月以来最高点6.7037;境外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H)则触及6.6924 , 成功收复6.7整数关口 。
在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有鑫看来 , “自5月底以来 , 人民币汇率连续升值 , 特别是国庆节后人民币强势升破6.7 , 创2019年4月以来新高 , 汇率升值虽然能够起到降低进口成本、稳定跨境资本流动和提振资本市场等作用 , 但升值速度过快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本就脆弱的实体和出口部门 , 对经济复苏产生部分抑制 。 ”他认为 , 此时调降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 , 降低企业远期购汇成本 , 有利于增加购汇需求 , 在一定程度上平缓汇率升值幅度和速度 , 更好的实现汇率稳定和双向波动 。
中信证券FICC首席分析师明明指出 , “这说明央行不追求趋势升值 , 人民币汇率合理均衡仍然是主要目标 。 八月份以来受美元总体弱势 , 包括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 , 美元持续走弱 , 人民币最近一两个月累计升值的幅度比较大 。 考虑到我们现在货币政策的汇率目标仍然是保持人民币合理均衡 , 那么在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经比较大的时候 , 有必要进行周期调节 。 所以 , 通过下调远期售汇业务的准备金 , 可以进一步平衡外汇市场的供需 , 从而实现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位置上保持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