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为啥能名垂青史?只因他解决了四个天大难题( 二 )


比如我们熟悉的杨士奇 , 不仅是内阁大臣 , 同时还兼任正二品官阶的兵部尚书 。 因此从这一时期开始 , “兼职制度”就流传了下来 , 并延续了两百多年 。
二、赦免靖难冤臣在靖难之役中 , 朱棣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和所谓的正统地位 , 对效忠建文帝的诸多大臣给予了最为沉重的打击 , 许多忠臣遭到残酷的清洗 , 其忠臣家眷或是被诛杀 , 或是被流放 , 总之惨不忍睹 。 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堪称“读书种子”的方孝孺 , 遭到了残酷的“灭十族” 。
虽然朱棣继位之后 , 很多大臣包括太子朱高炽也曾建议他下令赦免这些所谓的罪臣 , 但朱棣都没有同意 。 而等到明仁宗朱高炽登基后 ,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 , 就颁布诏令 , 赦免了因靖难之役被惩处的罪臣及家眷 , 并允许一些官员可以官复原职 。
也正是由于朱高炽这样的举动 , 让永乐朝遗留下来的恩怨就此烟消云散 , 更为大明帝国赢得了天下士子们的赤诚之心 。 而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 明朝的文官集团之地位才得以快速提升 。
三、改变官场风气在洪武和永乐两朝 , 朝中官员大都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 当然 , 两位君主政治手腕都太强 , 稍有不慎 , 便会遭到打击清理 。 洪武朝的胡惟庸案、蓝玉案 , 永乐朝的方孝孺案等等 , 让数以万计的人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 为了能保全性命 , 很多臣子平日里都不敢多言 , 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 , 臣子们大都不敢有所言语 , 因此整个官场看上去死气沉沉的 , 缺乏活力!
相对于自己的爷爷朱元璋和父亲朱棣来说 , 朱高炽并不喜欢战争 , 他认为想要实现天下大治 , 就要施行“仁政” , 于是他上台后便做了三件事情:一是废除了一大批朱元璋时期拟定的严酷刑罚 , 比如剥皮实草等 , 让官员们能够放开手脚干实事 。 二是建立“三杨内阁” , 即由杨士奇、杨荣、杨溥组成的内阁辅政集团 , 随后还提拔了一些有能力的官员 , 将那些不干实事的冗官淘汰 。 三是完善监察机制 , 让御史每年巡按天下 , 查核吏治 , 而这便是日后沿用数百年的“巡按制度” 。
在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 , 仅仅几个月 , 大明朝的官场风气焕然一新 , 同时也为他的儿子朱瞻基开创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轻徭薄赋 , 改善民生朱棣朝的时候 , 虽然开创了永乐盛世 , 但由于接年的战争和郑和下西洋等多项巨额开支 , 明朝底层百姓的生活过得并不是很好 。 为了与民生息 , 朱高炽上台后便开始轻徭薄赋 , 安置因战乱而背井离乡的流民 , 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 除此之外 , 永乐朝遗留下来的还是国库的虚空 , 于是朱高炽便下令厉行节俭 , 大大减少了皇室的日常开支 。
在应对自然灾害的时候 , 朱高炽也积极调拨国库资源全力赈济灾民 , 并将原来由官府圈占的山林沼泽对人民开放 , 鼓励他们屯垦渔猎 , 增加收入 , 保障生活 。
事实证明 , 朱高炽这一系列举措是非常之明智的 , 在这样的仁政下 , 百姓生产生活得以大幅提升 , 从而促使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 , 国库日益充盈 。 明朝真正的达到稳定和兴盛 , 正因如此 , 宣宗时期才能开创明朝又一盛世 。
【刘秀|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为啥能名垂青史?只因他解决了四个天大难题】综上所述便是我们对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期间的为政举措 , 我们可以看到 , 朱高炽自始至终都秉持着“仁政”的思想 , 不仅在政治、经济、民生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 更让天下人重新燃起了对大明帝国的信心和拥护 , 当然了 , 这也极大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 所以 , 这样看来 , 明仁宗之所以能名垂青史 , 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