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海上记忆】银行家为何曾扎堆这家饭店

:原题为_上观新闻|【海上记忆】银行家为何曾扎堆这家饭店。
摘要:20世纪初 , 江西中路两侧及相关支马路相继开设了130余家银行、70余家钱庄 。 位于江西中路180号的都城饭店既不张扬又便捷的选址 , 成为诸多银行家青睐的聚会地点 。 作家、出版家孔另境之女孔海珠在采访中得知:在20世纪30年代初 , 沪上的银行家们有个星期聚餐会 , 经常在都城饭店相互沟通信息 。 茅盾在他们中间观察、倾听……这段经历 , 成为他后来创作长篇小说《子夜》的素材 。
上观新闻|【海上记忆】银行家为何曾扎堆这家饭店
文章图片
大隐隐于市

1938年8月29日 , 《文汇报》登出这样一则短消息:来沪参加是年津沪埠际网球锦标赛的天津队一行抵埠 , 下榻江西路都城饭店 。 连日阴雨 , 将预定的比赛延后 , 代表队留在饭店 , “酬酢极忙” 。
真不知道这一延迟 , 会不会让天津代表团花费超支 。 要知道 , 在20世纪30年代 , 于上海的都城饭店消费 , 可不是一件便宜的事 。 连在中国画坛有“南吴(湖帆)北张(大千)”之誉的书画名家吴湖帆 , 在都城饭店用餐后 , 都连连咂舌 。
在吴湖帆《丑簃日记》(收入梁颖编校《吴湖帆文稿》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9月)中 , 这位鉴定过无数名画古董的大师特意为饭店之行记录一笔:“蒋谷孙偕法国杜博思(即法国人杜伯秋 , 古董商人卢芹斋的女婿)来 , 是前日约观余藏画也 。 华语甚流利 , 对古画颇有根底 , 与其他徒借皮貌之外国商人完全不同……张葱玉(书画鉴定大师)亦来 , 少坐即去 。 余与谷孙合请杜君于都城饭店 , 夜饭菜价之贵 , 骇人听闻(三人共廿六元) , 都市生活之奢 , 真有未料也 。 ”(1937.3.13)



上观新闻|【海上记忆】银行家为何曾扎堆这家饭店
文章图片

能让这样见多识广的名家心里都要抖一抖的都城饭店 , 建于20世纪30年代 , 1964年改名为新城饭店 , 即今天的锦江都城经典上海新城外滩酒店 。 和矗立在南京路与外滩最令人瞩目的交会处的和平饭店不同 , 都城饭店坐落在离开外滩大约两个街区的江西中路、福州路口东北端 。 与和平饭店一样 , 它也是昔日沙逊家族的产业之一 , 由设计和平饭店的英商公和洋行(巴马丹拿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 , 也同样是甫一出世 , 就成为当时上海一流的豪华旅馆 。 但与和平饭店不同的是 , 两者距离约700米的这段路程 , 使得都城饭店身处于一个虽在闹市又远离喧嚣的位置 。
这样的位置 , 既进出便利 , 又不过于张扬 , 特别适合大隐隐于市的城市生活 。 隐蔽战线工作者黄慕兰在其自传中提到 , 在一次发现内部出现叛徒的紧要时刻 , 李富春、蔡畅等接到命令 , “约定转移到都城饭店暂时避一避 。 到晚上十一点钟左右 , 这些领导都穿着西装 , 扮成商界大老板的样子 , 大摇大摆地住进了都城饭店 , 一点也没有引起别人的怀疑 。 ”
上观新闻|【海上记忆】银行家为何曾扎堆这家饭店
文章图片
独一无二的路口

都城饭店所在的江西中路、福州路口 , 即便在有万国建筑之称的外滩区域 , 也极具辨识度 。
路口东南端的汉弥尔登大楼(江西中路170号 , 今福州大楼) , 与都城饭店同为沙逊家族产业 , 同一时段由同样的设计公司和营造厂建造 。 当都城饭店被定位为旅店的同时 , 汉弥尔登大楼的定位是当时上海的高档办公场所;路口西南端的建设大厦(江西中路181号) , 在前两幢楼落成几年后 , 由中国通商银行投资建造 , 竣工后卖给中国建设银行公司使用 , 故得名 。 建造建设大厦时 , 刻意向都城饭店和汉弥尔登大楼这对姐妹楼风格靠拢 。 因此 , 如今走到这一路口 , 抬头看时会发现三幢大厦彼此外观相似 , 如三面镜子互为映照 。